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36
编号:13729268
社区护理教学中对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浅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健康之路》 20136
     摘要:将人文精神融入社区护理教学,将知识的讲授与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是由社会医学新模式和整体护理模式所决定的。本文从社区护理教学中如何利用课堂与课外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作了有效的探讨。

    关键词:社区护理 教学 人文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28-01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人文关怀是针对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精神关怀方面有所失落而提出的,即要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关心和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在当代,人文关怀的实质主要是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关怀[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对护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模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掘人文教育内容,借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是护理教师长期努力的方向。为此,笔者从社区护理教学中如何利用课堂与课外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进行阐述如下。

    1 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目前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人文现象。而我们要想提高护理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改变这种现象。积极地引入人文教学,重视学生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以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这样,师生之间不仅通过认知结构发生交流,而且还通过情感内容发生交流。因此,如果社区护理教学做到知情合一,那么就有可能摆脱目前这种师生缺乏情感交流与沟通、机械传授知识的沉闷的课堂气氛,出现一种学生积极参与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崭新的课堂气氛[2]。

    1.1 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课前提出几个与上节课有关的问题,让同学自由发言,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进行问答快速进入上课状态。这种问答的方式设置了一种学习的氛围,在此阶段学生会克服一系列的思想恐惧,积极地投入进去,注意力高度集中,把学习当成了挑战,当成了乐趣,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即使遇到困难,只要教师循循善诱,就能够战胜自己,战胜困难,勇敢的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及观点表达出来,这正是人文教学的优势。

    1.2 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要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来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的环境和气氛有利于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3]。以健康宣教为例,每1~2个小组成员负责相应的常见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同学根据网上书上获得的资料整理成1000字以内的宣教单,在课堂上每个疾病由一个同学进行3分钟的模拟宣教。学生认真听汇报者的宣教,最后主持人根据宣教内容提出的相关问题,由听讲的学生予以回答,使所学的东西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潜意识中,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充分发挥了情感教育的作用,做到了人文关怀。

    1.3 体现人文教学的文化意识。文化意识的渗透也是人文教学运用的一个显著特点。社区护理最先在国外兴起,外国的社区护理理念对中国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起着指向性的意义,因此社区护理教学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护理社区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给予学生文化意识的渗透。充分利用教材,延伸人文资源来源。例如在课堂上渗透国外社区护理最新动态,讲述国内外思想方面的信仰、价值、观念的差异,也包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这些人文差异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2 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目前,护理教学环境不容乐观,而其注重书面成绩、轻视交际能力的现象使得学生走入了误区。填鸭式教育,学生死记硬背等学习方法,使得学习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今后的临床和社区服务十分不利。人文教学在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教学互动、启发、教师讲授、讨论对话、表演等这些生动的教学活动中。这些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提高学习积极性,这种活跃的交流方式,正是人文教学的精髓,教师必须适时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来,使得课堂鲜活起来。因此,我们在社区护理教学中对如何注重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进行了以下积极有效的探索。

    2.1 社区实践。社区实践是交际能力培养的初始。在授课开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条件下让学生进行社区实践,社区实践过程中需按护理程序收集社区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探寻知识。社区实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能力而且使学生对护理社区程序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灵活的运用[4]。

    2.2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交际能力培养的主体。在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社区实践等途径对社区问题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在课堂各小组成员汇报所获得材料情况,其它成员可以对其获得的材料加以补充修正。每组的小组长把其组成员提出的社区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汇总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该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发挥和运用自身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组内同学通过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由于实际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社区护士必须具备协调合作与独立自主能力,这也是社区护士的岗位能力要求之一。比如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这就使护生必须动脑,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既发挥了个人独立钻研分析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与协调能力。

    2.3 组际交流。组际交流这是交际能力培养的关键步骤。各组把各自的问题集中起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通过讨论学生对社区护理程序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一小组可通过各种形式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加以汇报,汇报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样,不仅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表达自身的见解,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自信心得到加强,护理程序运用能力也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

    2.4 客观评定。在组际交流后,由每组的代表对其他组的汇报演说打分,最后汇总宣读成绩。教师可以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每个小组甚至每个学生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鼓励和期望。

    3 加强教师自身人文素养

    对一个医学生来说,教师不仅教给学生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更像是一个启蒙者,他们对学生的影响可能会是终生的。只有具有高人文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高尚的人文情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染和影响学生。在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教师可采用自学、参加专题学习班、外出进修等方式学习人文知识,自觉加强人性化意识的培养[5]。

    4 结语

    人文教学涉及面很广,包括情感、文化等等,它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潜移默化的。将人文意识渗入社区护理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全面地发展,真正地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项灵.重视人文关怀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M].采写编,2002,5:47-48

    [2] 冯英琪.浅析人文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4):132-133

    [3] 李移伦,姚和芳.浅议课程教学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1:90

    [4] 赵红梅,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8,21(11B):3003-3004

    [5] 朱群娥.实验教学中护生人性化护理意识的培养[J].护理研究,2005,19(10):2051-2052, 百拇医药(徐静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