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36
编号:13729293
新生儿输液外渗的原因以及预防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健康之路》 20136
     摘要:目的:探寻引起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

    方法:通过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正确选择血管、熟练穿刺技术、减慢输液速度、加强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等措施有效减少输液外渗发生率。

    结果:在对护士和患儿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下,降低了患儿输液外渗发生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关键词:新生儿 输液 外渗 护理 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50-01

    静脉输液治疗是新生儿主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新生儿静脉管腔小、表浅、弯曲,较直部分短,末梢循环不良,头部呈暗紫色且皮肤松弛,弹性差,分支多交错成网,血管易滑动,不易固定无主动配合能力等原因易致静脉输液外渗[1]。为了降低其发生率,减轻由于药液外渗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及损害,同时减少护士的工作量,现将引起新生儿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与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 原因分析

    1.1 患儿因素。新生儿需做静脉输液者有的皮肤苍白,有的皮肤青紫,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全身有胎脂覆盖,血管细小,能够穿刺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外渗。

    1.2 血管的特性。新生儿血管细、短,血管内压力低,管腔细嫩,血管表浅,皮下脂肪少、皮肤薄,且更容易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一方面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刺激引起炎症递质的释放,以及使血管内壁通透性增高而发生渗漏。

    1.3 机械性因素。新生儿哭闹、活动不能自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