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36
编号:13729362
2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观察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健康之路》 20136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观察及护理。

    方法: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采取一系列护理抢救措施。

    结果:13例治愈,好转7例,未愈1例,转科1例。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虽病情危重,但只要积极和及时的抢救治疗及护理就可以挽救很多生命,得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10-02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约50cm段)以及胰管和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柏油样便。本文选取2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能使患者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7年到2008年,我科收治2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53岁,治愈13例,好转7例,未愈1例,转科1例,已全部胃镜检查确诊。

    1.2 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与患者的年龄、肾功能等全身情况有关联,主要表现为呕血、柏油样大便、潜血阳性、呕血的颜色是鲜红色,如出血后血液在胃内储留时间较久,经胃酸作用变成酸性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可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为头痛、心悸、恶心、口渴、出冷汗或晕厥。皮肤因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注不足而呈灰血,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2 症状观察

    2.1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观察肢体是否温暖,皮肤与甲床色泽,周围静脉特别是颈静脉充盈情况,在测体温脉搏的同时与患者交流,观察表情是否淡漠,意识是否清楚,大出血时可出现烦躁甚至意识障碍,除心动过速外,可出现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应严密观察并做心电监护。

    2.2 呕血与柏油样便的观察。呕血、柏油样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表现,轻度出血时有上腹部不适感和疼痛,轻度心慌、乏力。大量出血时,可表现为呕血和柏油样便,柏油样便以十二指肠出血多见。胃溃疡出血时多表现为呕血,呕出内容一般呈鲜红色,临床症状以出血量和速度而异。急性大量出血时,患者有剧烈上腹疼痛及头昏、眼花、心悸、乏力、出冷汗、脉搏快、血压下降甚至昏厥或休克。发现上述症状,立即通知医师并作详细记录,如出血时间、出血量、颜色是呕血或便血,大量出血后,多数患者在24小时内常出现低热,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血容量减少、贫血,周围循环衰竭,血分解蛋白的吸收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2.3 尿量的观察。尿量是反映肾脏血液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尿量减少是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最早征象,也是休克时最重要的监测指标。在扩容过程中血压回升,尿量30ml/h以下,说明血容量不足,应继续扩容,如休克症状改善,而血压不升,尿量大于60ml/h,表示血容量基本补足,但心功能不全,应减慢输液速度,根据失血量的多少,补充血容量。

    2.4 血象的观察。上消化道大出血早期由于周围血管及脾脏收缩,红细胞重分布,生理调节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细胞比容等,血象可仍在正常范围内,以后大量组织液渗入血管以补充血容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被稀释而降低,约出血在3-4h后才出现贫血,出血32h血红蛋白稀释到最大限度,出血24h内网织红细胞增高,出血停止后遂渐降至正常。如出血不止可持续升高,白细胞计数在出血后2-5h升高,可达(10-20)*109/L血止后2-3天恢复正常。

    3 护理体会

    3.1 叮嘱患者安静卧床休息,取平卧下肢抬高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避免呕血引起窒息。

    3.2 补充血容量,立即配血,建立静脉通道,快速静脉输液,用20号留置针以保证液体顺利输入体内,补液量根据失血量而定,应及时输入足量全血以恢复血容量与有效血循环。最好保持血红蛋白不低于90-100g/L。

    如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四肢冰凉,血压迅速下降,表示微循环血液灌注不足,而皮肤逐渐转暖,出汗停止,血压回升,提示血液灌注好转,在快速输液时,应避免输液、输血过多、过快而引起急性肺水肿,尤其要注意老年患者。

    3.3 三腔气囊管的护理。

    3.3.1 置管后应经常抽吸胃内容物,避免胃膨胀而引起呕吐,因呕吐可使三腔管脱出而再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当抽胃内容物发现有鲜血时,立即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3.3.2 保持口鼻粘膜清洁湿润,及时清除分泌物及结痂,经常用石腊油棉签涂口唇以防干裂。

    3.3.3 管腔安放位置应合适并固定于鼻部避免滑入胃内引起再出血,也不宜上移,因充气的气囊上移可压迫气管发生呼吸困难或窒息。

    3.3.4 出血停止12小时后遵医嘱定时从胃管内注入流质饮食,但必须确切认明管腔切勿错误注入气囊,以免发生意外。

    3.3.5 置管24小时后应放气数分钟再注气,放置48—72小时后应抽出气囊的气体继续观察12小时,如无继续出血,可考虑拨管。拨管前让患者口服30ml石蜡油润滑管壁以免拨管时损伤粘膜引起再次出血。

    3.3.6 放置管腔后让病人取侧卧位,口腔内分泌物自然流出。不宜下咽,以免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4 饮食护理

    呕血或伴有剧烈呕吐者应禁食,仅有少量柏油样便者,可进流质,以冷食为好,之后可给半流质或软食,以少量多餐为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止血后1-2天渐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限制钠和蛋白质摄入,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应细嚼慢咽,防止损伤曲张静脉再次出血。

    5 口腔护理

    呕血后给温开水漱口。

    6 准确记录

    24小时出入量。

    7 心理护理

    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有紧张、恐惧、悲观、沮丧等心理反应,特别是慢性病或全身性疾病致反复出血者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不合作,所以在观察护理时要加强责任心,态度和蔼,经常深入病房与患者家属交流,详细解释各种措施及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8 结论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操作熟练,积极配合医师抢救。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中体会到,只要细心观察病情,耐心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注重护理过程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大多数患者是可以得到治愈的,从而降低死亡率,减轻患者疾苦。

    参考文献

    [1] 杨再琴,高杰,黄伟.上消化道大出血30例的观察及护理[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02

    [2] 冯春燕.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护理[J].全科护理.2010(04)

    [3] 安桂英.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非手术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4), http://www.100md.com(杨再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