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种子类 > 桃仁
编号:13729407
桃仁功用主治的历史演变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健康之路》 20136
     摘要:桃仁是古今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现代中医学认为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消痈排脓、止咳平喘的功效,而在漫长的古代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对桃仁功用主治的认识历代都有变化。本文沿着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影响力较大的著名医学和本草著作为线索,详细考察桃仁在历代文献中的记载,在古人对桃仁认识的变与不变中理顺桃仁在中药理论与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史,从中发现认识上存在的若干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桃仁本身的,也是属于整个中医药学体系的。

    关键词:桃仁 功用主治 演变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49-01

    中药桃仁为蔷薇科(Rosaceae)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davidiana(Carr.) Franch.果实中的干燥成熟种子。桃果中的果仁即为桃仁,其功用主治的历史演变如下:

    《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了桃仁这一药物,列为下品,文曰:“桃核,味苦平。主治瘀血,血闭瘕邪气,杀小虫”。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多首方剂配伍了桃仁,主要应用的是桃仁逐瘀的作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较汉代扩大了桃仁的使用范围,治疗的疾病主要有尸注、鬼注病、卒心痛、伤寒时气温病、头痛、疟病、卒上气咳嗽、阴肿痛、卵颓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