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37
编号:13726252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日 彭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模式与左心室肥厚及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夜间血压是否下降明显将5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昼夜节律正常组(杓型30例)和异常组(非杓型34例),观察和比较组间动态血压参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结果:非杓型组较杓型组左心室重量指数显著增加(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昼夜节律减弱和消失患者较节律正常患者左心室肥厚更严重。

    关键词:高血压 昼夜节律 心室肥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1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07-01

    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可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根据夜间血压较白昼下降是否明显,可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型和非杓型两种模式,夜间血压均值较白昼下降大于10%者为昼夜节律正常(杓型),反之为异常(非杓型)[1]。有报道血压昼夜节律模式独立于血压水平影响心血管功能[2]。高血压病心脏损害可表现为左心室肥厚(LVH)。本文通过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脏超声检查和ABPM结果,旨在探讨血压昼夜模式和LVH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5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均符合WHO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并排除以下疾病:继发性高血压、典型心绞痛、心肌梗塞、心瓣膜病、心肌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