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3664901
平阳霉素注射及手术切除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健康之路》 20149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平阳霉素注射及手术切除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38例采用平阳霉素注射及手术切除综合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平阳霉素注射治愈,8例患者经平阳霉素注射及手术切除治愈,治疗过程中有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低热等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均自行消失,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治疗后随访12-24个月,未有复发病例。结论:平阳霉素注射及手术切除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平阳霉素注射手术切除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031【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024-01

    海绵状血管瘤又称静脉畸形,是出生时就出现的一种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因血管损害的进展较慢,在儿童期或者青青期会出现增大,在成人期的增大减缓。病变主要位于皮肤、皮下组织、粘膜下。在受到外伤或者继发感染而发生破溃时,有发生严重失血的可能,严重者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1]。本组旨在探讨分析平阳霉素注射及手术切除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38例采用平阳霉素注射及手术切除综合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1岁-60岁,平均年龄43.0±12.9岁。病程11个月-20年,平均病程9.0±4.5年。瘤体1×1×0.9cm-5×4.6×2.7cm。其中15例为舌部,14例为颊部,9例为唇部。所有患者均为单发,瘤体为圆形、卵圆形,呈现结节状。所有患者均明显诊断为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均无药物及手术禁忌症[2]。

    1.2方法。取平阳霉素(8mg)与1%利多卡因(4ml)溶解,使用注射器将混合溶液注射到瘤体的周边或者根部及瘤腔间缘软组织内,在注射前应回抽观察是否有明显回血,避免瘤腔内注射药物降低疗效,在注射时应注意增加注射药物的作用范围,在注射时还应注意避免注意药物外漏,通常以注射于瘤体表面和周围软组织使其轻微的苍白、肿胀为宜,每次注射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年龄、瘤体位置、大小等因素决定,且最大剂量不超过8mg,患者每隔14天进行1次注射,直至肿瘤消失或者明显缩小。临床对于疗效不明显或者经4次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瘤体缩小在1cm以下的,需要给予手术切除,以缩短治疗的周期[3]。
, 百拇医药
    1.3平阳霉素疗效评价标准。治愈,即患者经1-4个疗程的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后,血管瘤的瘤体完全消失,经12-24个月随访未有复发;显效,即患者经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后,血管瘤的瘤体消失在50%以上;有效,即患者经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后,血管瘤的瘤体消失在50%以下;无效,即患者经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后,血管瘤的瘤体未有变化或缩小后又增大。

    2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平阳霉素注射治愈,8例患者(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1例)经平阳霉素注射及手术切除治愈,治疗过程中有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低热等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均自行消失,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治疗后随访12-24个月,未有复发病例。

    3讨论

    血管瘤分为真性血管瘤与血管畸形两种,多见于新生儿或出生后不久的婴儿,血管瘤可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发生,其中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发生率较高,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多发于颜面皮肤和皮下组织以及口腔黏膜等组织,且以海绵状血管瘤较为多见。海绵状血管瘤属于一种静脉畸形,和真性血管瘤比较,不能够自行消退,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大,会引起面部畸形、出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其生长部位的解剖关系较为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很难依靠手术将病灶彻底切除,外科临床治疗该病存在一定的难度。近年来,临床开始应用平阳霉素注射及手术切除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平阳霉素是从放线菌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抗肿瘤抗生素,而这种放线菌是在浙江平阳县的土壤中找到的。平阳霉素与博来霉素的成分相近,平阳霉素的成分为A5。经实践证明,平阳霉素治疗鳞癌的效果较好,且肺毒性较低。平阳霉素与博来霉素作用相近,主要是对胸腺嘧啶核苷渗入DNA、对DNA结合进行抑制、破坏,还可断裂DNA单链,释放游离核酸,破坏DNA模板,以阻止DNA复制[4]。海绵状血管瘤的瘤体内存在许多相互吻合、不同不一的血窦,而平阳霉素注射后会在局部进行高浓度的聚集,对血管的内皮细胞、间质进行破坏,并抑制其生长,使血管内皮细胞出现水肿和变性及内膜增生,使血管腔增厚,缩小、闭锁瘤腔,组织纤维化并出现玻璃样变,最终瘤体消失。临床应用抗癌药物对血管瘤、动脉瘤进行治疗始于1966年,Ru-Sh对1例大面积血管瘤患者动脉注射氮芥。1986年Hurvitz对2例应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血管瘤患者静脉注射环磷酰胺,改方法的作用机理是萎缩、破坏血管瘤的内皮细胞,退化瘤体,但存在较大的药物毒性,疗程长,因此限制了临床应用治疗。平阳霉素为国产广谱抗癌的抗生素,可进行肿瘤内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治疗,药物不良反应较小。平阳霉素主要药物毒性之一是肺纤维化,而组织纤维化作用是血管瘤治疗所需要的。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血管癌,具有副作用少、不良反应小,不损害造血、免疫功能,对肝肾功能不产生抑制,在腔内及静脉注射较为方便,不易溶血,不会对周围的正常组织产生破坏,可进行重复用药。Yura J等于1997年对淋巴管瘤患者采用局部注射博来霉素治疗并取得成功,国内的郑勤田等于1991年报道了对血管瘤患者采用与博来霉素主要成分-A5相同的平阳霉素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马永全等研究显示,血管瘤患者应用平阳霉素治疗,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7%。夏刚等研究报道显示,326例颌面部血管瘤患者应用平阳霉素治疗,经0.5年-5年的随访,总有效率为100%,治疗过程中未有局部疼痛、坏死、肺纤维化等情况出现[5]。本研究显示,38例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注射及手术切除综合治疗,其中平阳霉素注射治愈30例患者,平阳霉素注射及手术切除治愈8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治疗后随访12-24个月,未有复发病例。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平阳霉素注射及手术切除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源,李志艳.平阳霉素在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作用机制[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3):78-80

    [2]张胜,吴汉江.平阳霉素磁性微球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实验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8,28(1):23-25

    [3]蒋英华,谢双文,潘孟雄.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临床探讨[J].华夏医学,2011,24(2):205

    [4]郑家伟.第三届头颈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国际研讨会在马堡举行[J].上海口腔医学,2011,20(2):158

    [5]侯世祥,甘良春,王新春,等.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兔耳中央动脉栓塞的药动力学研究[J].中国要学杂志,2007,42(9):686-688, 百拇医药(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