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4年第11期
编号:12805214
护理管理方法及其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结合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日 张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及预防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评估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流程,制定常见风险的应急处理程序,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大风险监控。

    结论: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 普外科护理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43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57-01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方法的识别、评价,并寻求处置对策和科学管理。随着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意识的增强,护理管理者面临着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服务安全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护理风险识别

    1.1 未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不按照护理核心制度进行护理操作从而导致护理缺陷是一种发生率高、损害大、后果严重的风险之一。普外科病人术后输液量大,用药品种多,如果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就可能导致给病人多用、少用、错用药或输错液体的危险;如果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可能造成对大手术后或重症病人评估不充分而未采取相应的措施,出现压疮、烫伤、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等护理并发症的危险;如果不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未及时履行护理注意事项,可能会出现化疗药物外渗,大手术后病情危重,严重烧伤等。

    1.2 未及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操作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告知较少,如吸痰时告知患者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但对可能损伤粘膜而出血的风险没有告知;胰腺炎病人应用胃肠减压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腹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