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03年第2期
编号:12066241
论人的心理素质(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年第2期
     摘 要 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本土化概念。文章以“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与心理现象”为逻辑顺序,分别探索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本质涵义,并从心理素质与心理现象、人格、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关系探讨了心理素质的特殊地位和功能。

    关键词 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现象。

    分类号 B84

    “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本土化概念。我国心理学界对这个概念大致经历了“陌生—认同—重视”这么一个认识过程。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迫切要求加强心理素质研究。目前,不少心理学研究者已积极介入心理素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观点,积累了一些实证研究资料,为深入开展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和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作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拟按“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与心理现象”的逻辑顺序,对该问题作初步探讨,为深化此领域研究发表一孔之见。

    1 素质及其基本涵义

    关于素质概念,研究者从语义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观点:①事物本质论。《辞海》对素质一词作出两种解释:“白色的质地”和“本质”[1]。《现代汉语词典》界定素质有三种含义:“1.指事物本来的性质。2.素养:提高军事素养。3.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2]”其中第一种含义与《辞海》的界定是一致的,都是指事物的本质。②生理特征论。这是传统生物学和心理学所持的观点。《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是这样界定的:“素质是能力的自然前提,人的神经系统以及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特点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