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04年第1期
编号:12065895
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及其特殊应用(3)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年第1期
     第一,SIP模型必将有助于研究者更清楚地揭示社会认知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增进对亲社会行为,甚至对社会适应能力的认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意识到,亲社会行为不仅是一种充满利他性或自我牺牲性的道德行为,而且还是一种交往双方维持相互间的积极关系,保持良好情绪状态,适应社会生活的行为。因此,研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也应该在更为宽泛地理解亲社会性的框架下进行,也就是说,既要关注亲社会行为的利他性特征,又要关注其社交性特征[12]。根据SIP模型,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独特的信息加工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探讨儿童积极社会行为的动力特征,这无疑会给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来勃勃生机。而且SIP成功应用于儿童攻击行为研究后又与亲社会行为研究相结合,也进一步体现了将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研究统一于社会能力这一大框架下的整合趋势[6,7],这必将揭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深层机制。

    第二,SIP模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及行为矫正和训练具有积极意义。许多传统的亲社会行为训练程序如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榜样示范、归因训练、认知冲突[13,14]等在改善儿童的同伴关系、培养亲社会行为方面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效,如角色扮演法的适用范围就很有限[15],行为训练法的效果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16]。La Greca估计,大约40%儿童的同伴接纳程度并没有因这些干预措施而有所改善[17]。这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也许正反映了目前对儿童亲社会行为深层心理机制认识的不足。
, http://www.100md.com
    SIP模型揭示了儿童在特定社会情境中具有动力性质的、连续的、潜在认知加工过程,SIP模型中的认知成分具有可操作、易测量、能教授等优点,研究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干预特定的认知阶段,从而改善儿童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不良SIP模式,建立具有社会适应性的SIP模式。因此,SIP模型及其研究成果在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减少攻击行为的认知训练和行为矫正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正如Nelson和Crick所言,对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良好理解将使我们超越以往狭隘的视角,对亲社会行为有独特贡献的那些积极成分会使我们对社会能力的认识取得巨大进步,如果没有对这些积极因素的认识,培养儿童社会能力的干预研究就无法获得所期望的良好效果[6,7]。

    4小结

    基于对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的SIP模型应用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必然性。已有研究证明,相对于一般儿童而言,亲社会儿童具有其独特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友善的归因倾向,关系性目标定向,对亲社会行为反应做积极评价等。反应决定阶段的某些特定变量能够预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应用社会信息加工范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研究,实际上是对传统社会认知研究的推进与统合,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更清楚的揭示社会认知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理解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机制,而且,还对儿童行为矫正和训练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但是,SIP模型应用于亲社会行为研究时在理论模型及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 儿童社会性发展.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49~350

    2 Crick N R & Dodge K A. A 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chanisms in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4, 115 (1): 74~101

    3 Perry D G & Perry L C. Applications of Dodge′s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of social competence to the study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behavior development. Tokyo, Japan, July, 1987
, http://www.100md.com
    4 Rest J R. Morality. In: Mussen P H.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4th ed.Vol.3. New York: John Wilev & Sons, Inc., 1983. 556~629

    5 Perry D G, Perry L C & Rasmussen P. Cognitive social learning mediators of aggression. Child Development, 1986, 57: 700~711

    6 Nelson D A & Crick N R. Rose-colored glasses: Examining the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of prosocial you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999, 19 (1):17~38
, http://www.100md.com
    7 Nelson D A.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patterns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 longitudinal study Ph D. Thesis. US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99

    8 王美芳, 庞维国.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 心理学动态, 1997, 5 (4): 36~41

    9 Eisenberg N & Fabes R A. Prosocial development Preprint. 1998

    10 Shantz C U. Social Cognition. In: Mussen P H.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4th ed.Vol.3. New York: John Wilev & Sons, Inc 1983. 490~555
, 百拇医药
    11 陈英和. 认知发展心理学.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281~282

    12 寇彧, 王磊.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4

    13 丁芳. 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刍议. 山东教育科研, 2000, (12): 33~34

    14 李幼穗.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1999, (2): 28~32

    15 魏玉桂, 李幼穗. 不同移情训练法对儿童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2001, 24 (5): 557~562

    16 王争艳, 王京生, 陈会昌. 促进被拒绝和被忽视幼儿的同伴交往的三种训练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1): 6~11

    17 La Greca A M. Social skills training with children: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993, 22: 288~298,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