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07年第1期
编号:12064637
个人和团体任务情境中不同心理卷入强度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年第1期
个人和团体任务情境中不同心理卷入强度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
个人和团体任务情境中不同心理卷入强度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
个人和团体任务情境中不同心理卷入强度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
个人和团体任务情境中不同心理卷入强度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
个人和团体任务情境中不同心理卷入强度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

     将两位教师的评分平均值作为教师评价的学生得分,然后针对每个学生,用学生评分减去教师评分作为本实验的因变量。在个体不同的卷入度情况下,学生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无论是高或是低卷入情境中,学生和教师评分的差异值都大于零,学生的评分高于教师的评分。高卷入情境中学生和教师的评分差异要远远低于低卷入情境的教师和学生的评分差异。

    2.2.2个体任务中不同卷入程度的评分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卷入程度的不同在个人任务情境中差异显著。

    3 实验2 团体任务下的决策

    3.1方法

    3.1.1被试

    被试仍然是来自某个中专学校的相同的两个自然班,仍然是一班54人,一班50人,由于实验当天其中一个班有2人请假,实际参加实验的总人数为102人,根据制作任务完成的最后结果以及参与评价的结果,剔除无效数据12份,数据有效百分比为88.2%。进入最后分析的被试共90人,男生33人,占总体36.7%,女生57人,占总体被试的63.3%。
, http://www.100md.com
    3.1.2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同实验1。

    3.1.3实验程序

    为防止前后两次任务的影响效应,实验2安排在实验1研究之后的2个月后进行。

    任务的实验程序同实验1基本相同。只是实验1的个体任务情境变成了团体任务情境。具体如下:首先要求每班的学生自由结组,每组人数控制在4~8人,一个班最后结成6个小组,另外一个班最后结成7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包含网页主要要素的由2~3张网页组成的小型网站。

    制作结束后,进入评价阶段。让两个自然班的学生通过指导语的不同,控制高卷入和低卷入两种情境进行互评。高卷入程度的学生同时给自己小组和其他小组制作的小型网站进行评价。低卷入程度的学生只给其他小组制作的小型网站进行评价。
, 百拇医药
    每个同学都会拿到一张评价表,高低不同卷入程度的学生评价表上的指导语不同。高卷入程度的指导语为:请每位同学按照评价标准的要求,依次给每个小组的各项成绩评分,注意也包括给你自己小组的成绩评分。低卷入程度的指导语为:请每位同学按照评价标准的要求,依次给其他小组的各项成绩评分,注意不包括给你自己小组的成绩评分。

    同时请两位老师对两个自然班的学生制作的小型网站依照相同的评价标准对每个组进行评分。同样,为了控制任课教师由于对学生的熟悉造成的可能期望偏差,请没有教授过这两个自然班的另外两位网页教师进行评价。

    采用SPSS12进行数据资料的整理及统计分析。

    3.2结果和分析

    首先将两位教师对学生的评分进行信度检验,一致性系数为0.842,有较高的一致性信度,可以作为有效数据纳入分析。
, http://www.100md.com
    3.2.1团体任务情境不同卷入程度的评分结果

    因变量仍然是教师评价得分与学生评价得分的差异。由于是小组任务,因此每个被试的得分必须从小组得分转换为个体得分,具体的记分方法如下:将两位教师的评分平均作为每个小组的教师评分;将每个学生针对各个小组评价作为学生评分;针对每个被试,用学生对每个小组评分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评分分别相减,然后再将各个小组的差值平均,以最后的平均分作为该被试因变量的分数。在个体不同的卷入度情况下,学生的评价结果如表3。

    从表3可见,无论是高或是低卷入情境中,学生和教师评分的差异值都小于零,学生的评分低于教师的评分,这同实验1的研究结果相反。

    高卷入情境中学生和教师的评分差异要低于低卷入情境中学生和教师的差异,这和研究实验1结果相同。

    3.2.2团体任务情境不同卷入程度的评分差异
, http://www.100md.com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不同卷入程度在团体任务情境中差异显著。

    3.2.3高卷入程度下学生对其他小组的评价与对自己小组评价的评分差异

    将高卷入程度下被试对其他小组的评分和教师 的评分的差异求平均,作为因变量,将高卷入程度下的被试对自己小组的评分与教师评分的差异作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高卷入程度下,被试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评价的差异不显著。

    4 讨论

    4.1团体任务和个人任务中学生决策表现的倾向

    本研究是以学生之间的评价分数作为决策行为的观测变量,决策行为的结果表明个体在不同的任务情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评价倾向。在个体情境中评价结果的平均分数高于教师的评价分数,而在团体任务中学生评价结果的平均分数低于教师评价的分数。
, 百拇医药
    研究结果表明,个体任务情境中个体决策更容易出现高估的倾向,而团体任务中个体容易出现低估的可能,并且在个体任务中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的差异显著高于团体任务中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的差异。这种决策倾向的差异表明中专学生的自我概念的特点,既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具有明显的偏差,不能客观地评价自我所在的群体,尤其是在对个体进行评价的时候,更容易发生偏差,并且表现出评价偏高的倾向,这和以往的研究基本一致[18,19],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尤其是学习能力的评价一般比较偏高。

    但是在团体任务中学生却表现出低估的评价,和以往的研究并不十分一致。而且还表现出团体情境下学生评价更为客观,和教师的评价差异比个体任务情境要小。造成这个结果的可能原因在于个体任务情境和团体任务情境中,被试评价的外在维度的参照点发生变化。个体任务情境中是以自己和他人的对比作为参照点,只有简单的自己的评分和评价对方的评分比较;团体任务中个体有两个参照点,一个是个体与本团体其他成员间的参照,另外一个是个体和其他团体中的其他个体的参照。双重参照点的作用,提升了个体的心理卷入度,激发了个体更为强烈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个体更愿意在群体中表明自己客观性和公平性,因此表现出如此结果。这个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团体和个体任务情境也是心理卷入度的一个影响因素,不同的任务情境会影响个体最终的决策评价。
, 百拇医药
    4.2卷入程度不同对于评价决策的影响趋势和程度差异

    已有的研究表明,当某个行为有个体的自我卷入(ego involvement)的时候,个体在归因过程中,会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即归因会朝着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面倾斜。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入的深浅而不同,自我卷入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16]。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个结果,无论在个体任务的情境中,还是在团体任务的情境中,不同的卷入程度学生决策行为的差异表现出显著差异。

    从不同卷入程度的具体得分发现,自我卷入程度越高,表现出来的决策结果更为客观。在高卷入程度下,个体的决策加工受到来自环境的更多压力,学生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对别人的评价,而且还要考虑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行为引发了更复杂的控制加工机制,这跟陈宁[20]在对广告信息加工的实验中的结果一致,高卷入状态下,消费者行为进行了更多的控制加工。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会引发更强的自我服务程度,希望别人给予自己客观评价的结果,同时也会尽量给他人一个客观的评价,因此使得每个人最后的结果都趋于更为客观的评价。,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