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07年第2期
编号:12064522
汉字错误记忆的形、音编码差异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年第2期
     误再认产生中的重要作用。

    4.2汉字错误记忆的字形优势效应

    实验发现。字形判断下的错误再认率始终高于字音判断下的错误再认率(混合判断由于编码、提取过程均较为特殊,将在后文中分析),本文将这种效应称为汉字错误记忆的字形优势效应,这验证了实验最初提出的假设。

    但出乎意料的是,本实验并未在正确再认维度上获得字形优势效应,即学习任务对真实再认成绩无显著影响,这与林仲贤等人的实验结论并不一致。林仲贤等人的实验二中,发现字形加工比字音加工存在相对优势,即进行字形判断下的再认率高于字音判断下的再认率,而前者的反应时却低于后者。为何本实验未能在正确再认率上得到同样结果呢?分析起来,存在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两个实验中的任务不同造成的。林仲贤等的实验中,分别要求被试判断某个双语词是否含有某个偏旁(如是否含有“艹”),或是与另外的双语词是否押韵(如是否与“团结”押韵);而我们的间接学习任务则是判断汉字整体字形结构以及声调。尽管都是字形加工和字音加工,但不同的任务可能造成加工水平的差异,本实验操纵下,字形判断和字音判断的语义激活差异可能不如林仲贤等的实验那么明显。另外。林仲贤等的实验一中,被试进行了与其实验二类似的操作,只不过学习词的呈现时间仅为250毫秒(实验二为2000毫秒),而结果中字形判断与字音判断的正确率并无差异,而反应时上,前者却低于后者。可见,对于检测这种汉字加工中字形的优势,反应时可能是一个更为灵敏的指标。故而,本实验条件未能完全复制出前人的结论,也可能是由于因变量(正确再认率)不够灵敏所致。

    然而本实验中,没有在正确再认上体现出来的字形优势效应,却在错误再认上显现无疑。实验发现:第一次测验时,字形(62.9%)比字音(40.8%)判断下错误再认率高出了22.1%:第二次测验高出了24.2%;第三次测验高出了28.5%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