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09年第2期
编号:12057769
记叙文中时间信息的事件边界效应(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9年第2期
记叙文中时间信息的事件边界效应

     “一小时之后”和“一会儿之后”,六个小片段中共有六个时间标记信息,各占三个,六个时间标记信息以随机的方式出现在文本中,为了消除时间信息出现的位置效应,实验中所用的每篇记叙文分为两个版本(A版本和B版本),对时间信息出现的位置进行平衡。例如,在一篇文章的A版本中,时间信息以下列序列出现:一会儿之后、一会儿之后、~小时之后、一会儿之后、一小时之后以及一小时之后;那么,在另一个版本B版本中,时间信息会以下列方式呈现:一小时之后、一小时之后、一会儿之后、一小时之后、一会儿之后以及一会儿之后,这样组成两个系列的文本,即A1B2和A2B1。在本实验中,17名被试阅读A182系列的十篇文本,另17名被试阅读A281系列的十篇文本。

    由于句子类型分为四种,这样篇章中被划分为事件边界的位置点就有四种类型,即介绍句一目标句、目标句一时间转换句、时间转换句一回指句、回指句一介绍句,位置点意思是两个句子的中间位置。

    实验预期是如果时间信息会被外显地知觉为事件的边界,那么,在时间转换句之前的位置点就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边界;如果时间跨度会影响时间信息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程度的话,那么,长的时间跨度信息与短的时间跨度信息相比,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的边界。
, 百拇医药
    2.3 实验程序

    实验是借用视知觉研究中的事件切割程序。在一个典型的事件切割范式中,被试观看描述日常事件的电影片段,并被要求在他们所认为的一个有意义的事件结束而另一个有意义的事件开始的时候做出按键反应,从而将影视中的活动进行切割(Newt-son)。在本研究中,每篇记叙文作为一个大的段落,以书面文本形式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在他认为一个有意义的活动结束而另一个有意义的活动开始的地方做出标记。

    3 结果与分析

    实验剔除4个不符合要求的样本之后,有效样本为30个,剔除的极端数据占总数据的3.33%,被试在两种时间跨度的情况下,将四个位置点知觉为事件边界的比例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读者更倾向于将时间转换句之前的位置点知觉为事件的边界。在短的时间跨度条件下(一会儿之后),此位置点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可能性为88.0%,在长的时间跨度条件下(一小时之后),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可能性更高,达到93.7%,并且都分别高于其他位置点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比例;同时也说明长的时间跨度与短的时间跨度相比,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的边界。
, 百拇医药
    对所有数据进行两种统计处理,一种以被试为随机变量(F1),一种以项目(即实验材料)为随机变量(F2),分别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即时间跨度与句子位置点2×4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发现,在句子位置点类型上,不同位置点类型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可能性差异显著,F1(3,87)=42.47,p<0.001;F2(3,27)=39.07,p<0.001;在时间跨度上,不同时间跨度信息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可能性差异同样达到显著水平,F1(1,29)=4.96,P<0.05;F2(1,9)=6.49,p<0.05;而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差异不显著,F1(3,87)=0.86,p=0.47;F2(3,27)=0.87,p=0.47。进一步对句子位置点类型进行LSD多重比较发现,无论是将被试作为随机因素分析还是将材料作为随机因素分析,都表明目标句一时间转换句的位置点较之其他三个位置而言,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的边界点,差异显著,p<0.001;而时间转换句一回指句与介绍句一目标句之间在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程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介绍句一目标句的位置点与时间转换句一回指句的位置点,都比回指句一介绍句的位置点更容易知觉为事件的边界,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 http://www.100md.com
    数据结果一方面验证了第一个预期,即时间转换句之前的位置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的边界,说明时间信息在记叙文阅读理解中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的边界,即时间信息具有事件边界效应。另一方面在时间跨度上,长的时间跨度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边界,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验证了本研究的第二个预期,即长的时间跨度信息较之短的时间跨度信息,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的边界,在记叙文阅读理解中,时间跨度影响时间信息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程度。

    4 讨论

    事件结构知觉最初被认为只存在于视觉系统,它对理解真实世界中的日常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近的证据表明,这种将活动分割为一系列事件的能力并不局限于视知觉领域。像观察者一样,读者在聆听或者阅读有关日常活动的描述时,也能够识别所述活动的这种结构。这些发现对于已有的语篇理解理论而言,其实并不足为奇。语篇理解理论认为,读者为了理解并记住文本所描述的情景,会将文本理解为一系列心智模型㈣。当建构一个情境模型时,读者是基于最初的文本信息和先前知识来为心智表征的建构打下基础。当输入的信息与当前所发展的模型一致时,它就映射在当前模型之上;如果输入的信息与当前的模型不一致,读者就会转移注意焦点,去建构一个能够满足当前信息约束的新的结构。而在文本理解研究者提出的事件指针模型和经验渗入模型中,研究者明确指出读者能够外显地知觉叙述事件的边界,并认为读者通过将文本分解为一系列离散的事件,从而建构文本所描述活动的连贯表征。这和视知觉研究中有关事件结构知觉的观点不谋而合。在记叙文理解过程中情境模型的建构过程是否依赖于类似事件知觉中所发现的切割过程呢?在视知觉研究中,研究者运用事件切割范式,研究了情境模型的维度对事件知觉的影响,发现情境模型的各个维度上的变化,比如时间,空间维度等,会被读者知觉为事件的边界。如果在记叙文理解过程中一个情境模型建构的过程依赖类似于事件知觉中所发现的切割过程,那么,读者就会将情境模型的各个维度上的变化(比如时间、空间等)知觉为记叙文所描述的连续事件之间的事件边界。时间信息是情境模型的重要维度之一。是构成情境维度时空框架的两个维度之一,对于记叙文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正是关注于时间信息,探讨记叙文中的时间信息是否会被读者在自然阅读状态下知觉为事件的边界。研究借用事件切割程序,结果发现,读者更容易将时间信息之前的位置点划分为一个有意义的活动结束而另一个有意义活动开始的地方。这验证了假设的预期,即读者更容易将时间信息知觉为事件的边界。这和视知觉研究中运用影视片段的发现是一致的,即被试将时间信息作为切割事件的一个标准。另外,鉴于视知觉研究中运用功能性神经成像技术的发现,即不同时间跨度导致大脑将其知觉为事件边界的脑激活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同时探讨了这种时间跨度的差异所导致的大脑激活程度上的差异在记叙文的理解中是否可以通过外显地认知操作表现出来。结果验证了本实验的预期,即时间跨度长的条件比时间跨度短的条件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边界,这和视知觉研究中的脑激活模式的结论是一致的。在视觉和记叙活动之间的这种相似性可能并不只是种巧合,它可能反映了语苦认知与视知觉研究中存在共同的加工机制的可能性,即可能存在一种有关事件结构理解的更普遍的机制,它不依赖于载体的性质而独立地存在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记叙文理解过程中情境模型建构的过程依赖类似于事件知觉中所发现的切割过程的观点。另外,记叙文的理解属于认知研究领域,而视知觉属于知觉研究领域,本研究的发现为知觉研究和认知研究提供了可供沟通的实证支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记叙文中的时间信息的事件边界效应,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具体探讨记叙文中其他情境维度信息的变化是否会被知觉为事件的边界,以及这些维度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如何: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探讨这些事件边界对文本中先前信息记忆通达的影响作用如何。这有利于进一步探讨视觉和叙述活动之间的紧密关系。

    5 结论

    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叙文中的时间信息具有事件边界效应,当读者遇到时间信息时,更倾向于将其划分为事件的边界;(2)记叙文中时间跨度上的差异显著地影响时间信息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程度,在记叙文的阅读理解中,时间跨度长的条件较之时间跨度短的条件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的边界。, http://www.100md.com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