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4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669400
图片命名中词汇频率效应的眼动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第3期
     3 实验结果

    以下情况将被标记为错误去掉:(1)与目标反应不一致;(2)命名不流畅;(3)语音键错误触动;(4)反应时少于100ms。数据统计只针对图片名称命名反应的,图片类属命名的不参与统计(实验结果见表2)。

    3.1 名称命名反应时统计分析

    去掉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数值(1.01%),高频图片的平均命名时比低频的快61ms,差异非常显著t(23)=2.97,p<0.01,说明高频图片的命名比低频的快,表现出明显的频率效应。

    3.2 名称命名的图片注视时间统计分析

    为了确保注视指标的有效性,在练习时反复强调要又快又准地连续命名两个部分,如“狗,星号”。从眼动轨迹上看,被试的注视点都能从图片转跳到屏幕的最右边,并能很好地完成右边的命名任务(+/*),准确率高达99%以上。

    去掉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数值(1.01%),高频图片的平均注视时间比低频的少72ms,两者差异显著t(23)=2.56,p<0.02,说明高频图片的注视时间比低频的短,表现出明显的频率效应(实验结果见表2)。将命名反应时减去图片注视时间以获得对应的输出发音时间,统计分析表明高低频两者差异不显著,t(23)<1,说明频率的高低并没有影响输出发音的快慢。

    4 讨论

    研究图片命名频率效应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熟悉性与名称频率分离开来。首先,最为直接简单的方法就是控制熟悉性,操纵频率变量,比较命名反应时的差异。但是如何获得图片熟悉性的指标呢?目前采用的方法是被试评定法(张清芳,杨玉芳,2003)。显然,这种方法不但存在着被试代表性的问题,而且主观、粗糙(如五点量表)。Bates等人(2003)利用相对客观的频率指标,借助它与熟悉性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创建了不同语言下频率的综合评定指标,并运用统计分析,将目标语言频率的影响消除,间接地说明频率综合评定指标与熟悉性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到,如何客观、准确地测定图片的熟悉性是今后需要研究的课题。

    其次是采用任务控制法,即通过无需名称命名的任务(如按键判断或归类)以消除词汇提取的过程。如果频率效应在这些任务中仍然出现,则说明它不可能发生在词汇通达阶段。但是实验正反两方面的结果都存在,所以很难就此给予确定的结论。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任务可借助激活名称来帮助判断的程度不同造成的。Kroll和Potter(1984)在判断任务中发现频率效应,而Jescheniak(1994)及Meyer(1998)等没有发现,可能是由于该任务会让被试借助图片的名称进行真假性判断,从而促使词汇提取的产生。而Jescheniak(1994)的前后一致性及Meyer(1998)的归类任务却可以在概念水平上完成,无需借助图片的名称。

    第三是延时命名法,就是通过延时命名范式将早期的图片识别及概念激活阶段与后面的加工阶段(词汇通达与出声命名)分离开来。Almeida等人(2007)在被试反应之前预先呈现图片1000ms,目的就是为了让图片得到充分的识别及概念的激活。为了防止被试在此时间内也进行词汇提取等后续的加工,从而降低频率效应出现的概率,实验采用不确定反应方式及增大归类判断的比例。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延时命名的条件下,频率效应仍然出现。虽然这种延时反应可以将图片识别与后面的阶段分离开来,但由于记录的是反应时,所以很难进一步将词汇提取与发音输出分离开来。本实验在延时反应的基础上,利用连续命名条件下的图片注视时间将词汇提取阶段单独地呈现出现。实验结果表明高频图片的注视时间要比低频的短,而在发音输出的时间却没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频率影响的是词汇提取而非发音输出,从而进一步证明频率效应的出现就代表着词汇提取过程的发生。

    另外,本实验也发现即使在控制熟悉性的条件下,图片名称的频率效应仍能出现,即高频的比低频的在命名时间及图片注视时间都短。本研究所使用的词频数据(张清芳、杨玉芳,2003)来自于《现代汉语频率辞典》,该辞典的语料样本绝大部分是来自书面材料,即词频主要反映的是书面文字,而非口语的出现频率。这说明在进行图片命名时,书面文字的频率对图片命名的快慢产生了影响,表明在口语产生的过程中(即说话)存在着书面语言的提取,书面语言的使用频率决定着口语产生的快慢,即词形提取是语音提取的前提。这个推论对于缺乏文字识别能力的人(如文盲)来说似乎是不合理的,他们虽然缺乏文字阅读的经验,即书面语言的词汇频率对于这些人没有意义,但是对于高熟悉性的概念(如“螃蟹”)的言语表达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实验结果与现实的生活会存在着不一致呢?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言语产生常规的实验程序造成的。图片命名是研究言语产生最为常见的方法,它包含了言语产生的一般过程:概念激活,选择词汇及发音。为了能更好地控制和研究被试的言语产生过程,通常在正式实验前要求被试熟悉每张图片和记住相应的标准名称(以书面文字出现),并在正式实验中要求以该标准名称进行命名反应,否则按错误处理。这样虽然可以避免被试随意命名图片,但也可能造成被试为了保证又快又准地命名图片,会通过提取在图片熟悉阶段中的图片名称进行命名,而不是按照自己常用的名称进行命名,从而引入了书面词汇熟悉程度(即词汇频率)的影响因素,表现出高频词汇比低频提取得快,造成两者在命名反应中存在差异。这说明在实验中发现的图片命名频率效应可能是由于实验程序影响的结果,与自然条件下用自己常用和熟悉的名称进行言语表达的情况不同,这个观点还需进一步检验。同时也说明,要更好地控制和操纵词汇的熟悉性与频率,不但要考虑到书面语言的词频数据,还要兼顾到口语库中的词频数据,而后者往往会被研究者忽视。

    5 结论

    在图片命名中出现的频率效应,反映的是词汇提取的快慢,体现为词汇提取的指标,与图片的熟悉性及出声输出快慢无关。 (陈曦 翁秋霞)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