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4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667686
不确定性容忍度对模糊决策中决策偏好的影响及其情景依赖性(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第3期
     摘要 研究以Ellsberg选瓶任务为决策材料,探讨了不同任务特征下个体不确定性容忍度对模糊决策中决策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获益情景下:高概率时高、低容忍度个体对模糊选项的选择无显著差异,均偏好模糊规避;中概率时低容忍度个体比高容忍度个体表现出更低程度的模糊规避,前者倾向于模糊中立,后者倾向于模糊规避;低概率时两者对模糊选项的选择无显著差异,均倾向于模糊中立。损失情景下:高概率时两者对模糊选项的选择无显著差异,均倾向于模糊寻求;中概率时低容忍度比高容忍度个体更偏好模糊寻求,前者倾向于模糊寻求,后者倾向于模糊中立;低概率时两者对模糊选项的选择无显著差异,均倾向于模糊规避。这表明,不确定性容忍度对模糊决策偏好产生作用,但这种作用会受到损益概率和损益结果的影响,具有情景依赖性。

    关键词 不确定性容忍度,决策偏好,模糊规避,损益概率,个体差异。

    分类号 B842.5

    1 引言

    生活中人们有时无法事先对事件结果的概率分布进行准确评估。例如,决策是否购买某个新上市股票时,常无法确定获益概率的高低;企业投资研发新产品时,也无法事先确定成功的机会有多少。Knight(1921)将这种情景下的决策称为模糊决策,以区别于事件结果概率分布已知的风险决策(如投掷硬币)。人们在模糊情景中如何决策?Ellsberg(1961)通过“双色(三色)问题”发现,与模糊选项相比,人们常常更偏好风险选项,表现出模糊规避(ambiguity aversion)现象。如在“双色问题”中,A罐有红球和黑球各50个(风险选项),B罐有红球和黑球共100个,但两者构成比例未知(模糊选项)。实验要求被试先选定拟摸出球的颜色,然后再选择在A罐还是B罐摸出相应颜色的球。如果摸出的球与事先选定的球颜色一致,则获得奖励;若不一致则没有任何奖励。结果显示,虽然风险选项与模糊选项的期望值大小相同,但大多数被试偏好从A罐中摸球,对于球的颜色偏好却并无差异。

    自Ellsberg(1961)的研究发表以后,学者们通过增加或修改研究参数的方式对模糊规避现象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Liu,2011)。整体而言,模糊规避现象得到了众多研究的证实(Abdellaoui,Baillon,Placido,& Wakker,2011;Camerer & Weber,1992;Rubaltelli,Rumiati,& Slovic,2010)。但也有研究发现,人们并不总是模糊规避,在一些情景下也会模糊寻求,表现出情景依赖性(史滋福,2009;张风华,2010)。例如,相对于单一决策,在重复决策时模糊规避的效果会下降(Liu & Colman,2009);相对于竞争情景,在合作情景中被试的模糊规避程度会减弱(Khberger & Perner,2003)。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的知识有信心时,被试会表现出模糊寻求(Klein,Cerully,& Monin,2010)。研究还表明,模糊规避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个体的模糊规避程度并不相同。这些个体差异因素主要有调节定向(Liu,2011)、自尊(张凤华,2010)、乐观水平(Pulford,2009)、负向评价恐惧(Trautmann,Vieider,& Wakker,2008)。例如,Pulford(2009)研究表明,模糊规避与个体的乐观水平有关,乐观水平高的个体比乐观水平低的个体表现出更低程度的模糊规避;Pontikes(2012)研究显示,模糊情景对于独立风险投资者具有吸引力,而机构投资者则更偏好于选择主流基金项目等风险情景。这些个体差异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检验和深化模糊规避原有的理论解释和提出新的理论解释。

    模糊情景的一大特征在于其概率分布和概率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研究与这一特征紧密相关的人格特质对模糊决策偏好的影响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上而言,个体对模糊的忍受程度会对决策偏好产生影响。如Einhorn和Hogarth(1985)认为,当决策者面临模糊情景时,会有一个临时的概率评估,然后基于对所有可能的概率分布的心理模拟,进行上下调整,其中调整的方向与个体对待模糊的态度有关。回顾以往研究,研究者一般将模糊容忍度(Tolerance of Ambiguity,TA)这一人格变量作为反映个体对模糊的忍受程度并考查其对模糊情景中决策偏好的影响(Ghosh & Ray,1997;Lauriola,Levin,& Hart,2007)。Ghosh和Ray(1997)及Lau-riola等(2007)研究表明,与高模糊容忍度个体相比,低模糊容忍度个体模糊规避程度更高。可仔细分析发现,Ghosh和Ray(1997)研究中模糊容忍度实际上测量的是个体在新颖的、复杂的或冲突的模糊情景中的反应(Mclain,1993),而模糊决策研究中的模糊情景往往是指结果的概率分布、结果的大小或结果发生的时间不确定的情景。因此,Ghosh和Ray(1997)研究中所测量的模糊容忍度或许并不能准确评估个体对模糊决策情景中模糊的忍受程度。Lauriola等(2007)所使用的量表虽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个体对“不确定性”情景反应的测量,但作者在分析数据时使用的是包括其它三个情景分值计算在内的总分,这样就可能混淆“不确定性”维度对模糊决策偏好的影响。因此,本文尝试采用不确定性容忍度(Tolerance of Uncertainty,TU)这一人格特质评估个体对模糊决策研究中模糊的忍受程度,考查它对模糊决策中决策偏好的影响。

    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些个体能够忍受不确定性并积极应对,适应良好;有些个体则无法忍受,易感到困扰与压力,试图事先预防或逃避。TU就是用于描述这种差异的人格概念,指个体应对不确定性情景时在认知、情绪或行为反应倾向上的个体差异(Zvolensky,Vujanovic,Bernstein,& Leyro,2010)。研究发现,不确定性或无法预期的事件本来就会容易造成一般人焦虑感增加,但低TU个体不仅对不确定性的感觉阈限比一般人低(Ladouceur,Talbot,& Dugas,1997),而且忍受阈限也比一般人低(Ladouceur,Gosselin,& Dugas,2000);对于“不确定性的字(词)”有更高的回忆率,对模糊信息解释更具威胁性(Dugas,et al.,2005),即使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他们也会高估负性结果发生的概率及后果(Bredemeier & Berenbaum,2008),并不断在心中对未知事物做沙盘推演。如,万一不好的事情发生了,我该怎么办?因此,当面对不确定性时,与高TU个体相比,低TU个体更无法忍受,易产生担忧、焦虑情绪(Dugas,Marchand,& Ladouceur,2005;McEvoy & Mahoney,2012),倾向于认为它是不可以接受的,应该事先预防或逃避(Buhr & Dug-as,2002),解决问题时也易表现出较低的问题解决自信和控制感(Dugas,Freeston,& Ladouceur,1997)。那么,与高TU个体相比,低TU个体在模糊决策中的决策偏好有无显著差异?基于上述研究,我们提出以下预期:在模糊决策情景中,面对概率分布未知的模糊选项和概率分布已知的风险选项,由于低TU个体比高TU个体更倾向于高估负性结果发生的概率,感到困扰且无法忍受,试图事先预防和逃避,所以他们有更强烈的动机选择不确定性程度更低的风险选项,表现出更高程度的模糊规避现象。 (黄仁辉 曾晓青 李文虎)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