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6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993478
初中生同伴依恋与生活满意度:班级自尊的中介作用(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2期
     3.2.3同伴依恋、班级自尊对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同伴依恋、班级自尊影响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机制进行考察,模型如图所示,模型各项拟合指数都良好(x2/df=3.647,RMSEA=0.056,NFI=0.966,CFI=0.975,GFI=0.988)。表明同伴依恋不仅对生活满意度有直接作用。还通过班级自尊的中介作用对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其中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63.89%,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36.11%。具体结果见图2。

    4.讨论

    4.1初中生生活满意度、同伴依恋与班级自尊的现状

    总的来说,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呈现中等偏低状态,并且随年级呈下降趋势,尤其初二到初三年级下降更为明显,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郝传慧,雷雳,2007;王钢,张大均,梁丽,2008)。其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初中生处于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渡的阶段,面临着生理、心理、人际的剧变带来的挑战需要去适应(郝传慧,雷雳,2007),另一方面可能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在学校环境中面对的学业任务增多,学生压力增大所致(王钢等,2008)。并且女生的生活满意度更低,造成这一现象可能有以下原因:第一。相对来说女生对环境更加敏感。因此环境改变对她们的影响也更突出(田丽丽,金盛华,2003);第二,女生进入青春期较男生早,因此更早面对青春期的压力;再加上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倾向于认为女生应该乖巧、懂事、顺从(丁新华,王极盛,2004),初中的女生可能对自己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因此总体满意度会低于男生。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的同伴依恋和班级自尊均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这表明初中生对从同伴和集体当中获取支持的需要程度会随着年龄变化而转变。初中生在刚步人青春期时,生活环境开始从家庭转向学校,青少年在努力发展自主性的同时,希望和同伴进行更多的交流并得到同伴的支持(徐维东,吴明证,邱扶东。2005),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认知能力提升,自我认同感的建立更多地基于自我的独立分化(Cmie&Basham,1983),从而造成初二学生同伴之间表现出更明显的疏远,同时伴随对抗、逆反、不良行为的“初二现象”出现(沈永江,张景焕,2011),班级人际关系不良、行为问题凸显,严重影响了学生班级自尊水平。然而到了初三,面临较重的学业任务和即将到来的毕业离别,学生对同伴支持的需求以及对班级的情感和评价又有所回升。

    4.2初中生同伴依恋、班级自尊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无论是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还是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的结果都表明,同伴依恋和班级自尊水平与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同伴依恋和班级自尊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可知,同伴依恋对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既存在直接效应也存在间接效应,这一结果一方面支持了依恋理论(Bowlby,1973),证明同伴依恋在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很好地验证了依恋的内部丁作模型(Bowlby,1982),即依恋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是通过内部工作模式起作用的,这种内部工作模式具体来讲就是个体在早期与重要他人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与自我相关的心理特征。而自尊是内部工作模式中的重要成分。结合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同伴之间的互相信任在同伴依恋的三个维度中又是最重要的,说明同伴信任高的初中生比较容易开放自己,在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也更容易感受到来自同伴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对生活的整体满意感更强。

    当然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虽然也关注自尊的中介作用。但基于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特色,重点探讨初中生对自己所属重要群体(班级)的自我评价,结果发现班级自尊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显著,并且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成员自尊。即个体认为自己在所属班集体中的重要性。这说明受到我们国家集体主义文化的熏陶,初中生的自我评价也离不开自己所属的重要群体,并且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尤其是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会显著影响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这一结果支持了关于自尊文化差异性的相关研究和理论。自尊的群体关联性假设(王磊,2008)认为:个体所属群体所发生的成败事件将会成为个体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这种关联性体现在若干个体所从属的群体之中,如家族、性别、种族、国家等。还有研究(翁嘉英等,2009)指出对中国人来说,在自尊的四个取向(个人取向自尊、关系取向自尊、家族(团体)取向自尊和他人取向自尊)中,社会取向的自尊占据主要内容。可见与集体相关的自尊对于中国人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具体而言,同伴之间的信任水平越高,初中生越能在班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感,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生活满意度水平。

    此外。本研究的结果也可以用个人情境交互作用理论(Magnusson&Stattin,1998)来进行诠释,即远端的环境因素(同伴依恋)会通过近端的个体因素(班级自尊)对初中生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

    4.3研究启示及不足

    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初中生的總体生活满意度:第一,家长和学校都要密切关注同伴关系,营造轻松安全的同伴交流氛围,鼓励初中生多与同伴沟通,从而提升同学之间的彼此信任和支持;第二,班级层面应重视班级凝聚力的提升,提升初中生的成员自尊,在日常T作中,可以尝试让每个学生在班级内部担任或大或小的职务,令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感;第三,从学校层面,重视班级和学校的团体文化建设,促进初中生对所在集体的认同和归属感,从而提升初中生的总体生活满意度。

    总的来说,本研究对初中生同伴依恋、班级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本研究中仅测查了学生的总体生活满意度,而对初中生的学业满意度、学校生活满意度等具体内容缺乏更加细致的考量;其次,研究采取方便取样的方式,样本的代表性尚待提高。

    5.结论

    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中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随年级的升高呈下降趋势。男生的总体生活满意度高于女生;(2)初中生的同伴依恋和班级自尊均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初二年级水平最低;(3)初中生同伴依恋、班级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且同伴依恋中的同伴信任和班级自尊中的成员自尊可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4)同伴依恋既可以直接影响初中生生活满意度,又可以通过班级自尊的中介作用来间接影响其生活满意度。 (邓林园 马博辉 方晓义)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