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6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993475
焦虑情绪状态下老年个体返回抑制成分的特征(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2期
     2.4实验程序

    如图1所示为一个trial的实验流程图。每个trial开始时,先呈现注视点“+”800ms,然后在其两侧随机呈现线索刺激300ms。间隔250ms后。呈现二次线索200ms。之后间隔250ms,最后呈现靶子,直到被试做出按键反应或3000ms后自动消失。每两个trial间隔1000ms。实验设计中将二次线索的呈现时间设为线索刺激与靶子时间间隔(/nternd Stimulus Interval,ISI)的中间时间点,这是因为Pratt和Fischer(2002)和Prime,Visser和Ward(2006)均发现,若需IOR的效应量最大,二次线索应当呈现在ISI的中间时段。因此,实验中为避免由此引起的额外变量,本研究的二次线索设定在LSI的中间点。此外,研究中所选的SOA为1000ms,这是由于有研究发现,老年者、焦虑者出现IOR的时程均长于正常被试,且老年者出现IOR的SOA时间大约在600-1500ms之间(白学军,陈衍,2012;Kellough,Beevers,Ellis,&Wells,2008)。因此,为确保能够出现IOR效应,本研究选取1000ms作为SOA的时间。

    实验中被试任务为辨别靶刺激的颜色。并尽可能快地做出按键反应。其中一半被试当靶子为红色时按“Z”键。蓝色时按“/”键。另一半被试相反。E-prifile软件自动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错误率。

    3.结果

    3.1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的方差分析

    焦虑和正常老年组被试在4种实验处理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错误率和标准差如下,见表1。数据处理时,将反应时在三个标准差以外的极端值和错误的反应数据剔除(该组数据占1%),再计算四种实验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

    实验中剔除了练习错误率始终高于5%的三名被试。其中焦虑老年组二名,正常老年组一名。对40名被试在4种实验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进行2x2x2的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如下:颜色变量主效应显著,F(1,19)=8.49,p<0.05;位置变量主效应显著,F(1,19)=16.32,p<0.05。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对错误率的分析也均不显著。

    对于焦虑老年组被试,对组内变量(颜色、位置)进行2x2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位置变量主效应显著,F(1,19)=5.62,p<0.05,即被试对线索与靶子位置相同的平均反应时(RT=978.5ms)长于位置不同时(RT=954.5ms),出现了明显的基于位置的IOR,IOR效应量为24ms。颜色变量主效应不显著,F(1,19)=0.8,p>0.05,即虽然被试对线索与靶子颜色相同时的平均反应时(RT=970.5ms)长于两者不同时(RT=962.5ms),效应量为8ms。但统计差异检验不显著,没有出现基于颜色的IOR。颜色与位置变量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对错误率的方差分析也均不显著。

    对于正常老年组被试,对组内变量(颜色、位置)进行2x2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位置变量主效应显著,F(1,19)=12.40,p<0.05,即被试对线索与靶子位置相同的平均反应时(RT=847ma)长于位置不同时(RT=819ms),出现了明显的基于位置的IOR。IOR效应量为28ms。颜色变量主效应显著,F(1,19)=13.39,p<0.05,即被试对线索与靶子颜色相同时的平均反应时(RT=845ms)长于两者不同时(RT=821ms),出现了显著的基于颜色的IOR。其效应量为24ms。位置与颜色变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对错误率的方差分析也均不显著。

    3.2两组被试基于位置和颜色的IOR效应量分析

    为更清晰的说明焦虑情绪状态对基于位置和颜色IOR的影响,两组被试基于位置和颜色的IOR效应量如图2所示。对其分别进行T检验。结果发现:焦虑老年组与正常老年组基于位置的IOR效应量差异不显著,t=-0,58,p>0.05。从3.1结果中可知,焦虑老年组被试对线索与靶子在颜色相同时的反应时比颜色不同时长8ms。但并未出现基于颜色的IOR效应。对焦虑老年组的差值量和正常老年组基于颜色的IOR效应量进行T检验发现,两者差异显著t=-2.14,p<0.05。

    4.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以焦虑老年者和正常老年者为被试,考察了焦虑情绪状态对两组被试基于位置和颜色IOR的影响。结果发现,焦虑老年组和正常老年组均出现了基于位置的IOR,且两组被试IOR效应量差异不显著;此外,正常老年组被试出现了基于颜色的IOR,而焦虑老年组没有出现该效应,并且两组被试效应量差异显著。

    依据“注意资源分配理论”和“资源有限理论”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解释。“注意资源分配理论”认为。足够的注意资源的分配是任务完成的必要条件。注意资源分配的越多,任务完成的可能性越大(王鞋,汗安圣,2002;Michael&Mark 2004)。此外。情绪认知领域中的“资源有限理论”认为。无论正性或负性的情绪均会占用一定的认知资源,并且任何一种情绪状态都可能导致被试投入到当前认知任务中的注意资源减少,从而阻碍相应的执行功能的执行(Logie,2011)。在IOR成分中,注意对基于位置IOR的加T是自动化的,无需注意资源的参与,而基于颜色IOR的发生是一个自上而下认知控制的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注意资源(焦江丽,工勇慧,边国栋,2009)。依据“资源有限理论”,本研究中焦虑老年组和正常老年组均出现了基于位置的IOR,且两组被试的IOR效应量差异不显著。说明。焦虑情绪状态并未阻碍被试对先前注意过位置信息的抑制。使得被试对先前注意过的位置信息的反应时仍长于新的位置,从而在两组被试中均出现了基于位置的10R。这一结果反过来也进一步验证了。基于位置IOR的出现不受自上而下认知控制的影响。

    对于基于颜色的IOR,依据Tipper等(1994)提出抑制机制模型对IOR的解释,注意选择通过内部已激活的靶刺激模版和外部客体之间的匹配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基于颜色IOR的出现受到自上而下控制性加工的影响。由于实验中被试的任务是辨别靶子的颜色。认知控制因素作为注意机制中一个自上而下的调节成分,可以相应的提高颜色特征在匹配模型中的激活水平,进而引发被试对相同颜色的抑制,出现基于颜色的IOR。在本研究中,焦虑老年组被试并未出现该效应。这可能是由于焦虑作为一种负性情绪状态干扰了被试的认知控制能力,在需要自上而下认知控制调节颜色特征的激活水平和对相同颜色进行抑制时出现了阻碍。导致被试的注意机制对相同颜色的抑制失败。进而没有出现基于颜色的IOR。

    此外,Klein(2000)在对IOR产生机制进行解释时认为,IOR效应作为一种选择性的注意机制,利朋注意的自动化和反射性的转移曾经注意过的信息。从而实现个体高效利用有限注意资源的能力。本研究中。焦虑老年组和正常老年组被试均出现了基于位置的IOR,说明焦虑情绪状态对于老年被试注意选择中位置信息的加工没有影响,注意机制仍然能够对位置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焦虑老年组相比于正常老年组没有出现基于颜色的IOR,说明焦虑情绪状态对需要认知控制参与的注意机制产生了影响,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负性情绪状态对认知活动的干扰作用。

    5.结论

    焦虑作为一種负性的情绪状态,干扰了焦虑老年组被试基于颜色IOR的出现。导致被试对相同颜色的抑制失败。而对于基于位置IOR的出现却没有影响。 (焦江丽 刘毅 闻素霞 马爱辉)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