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6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993481
学习时间分配的基于议程调节模型(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2期
     4.学习时间分配的ABR模型研究展望

    Dunlasky和Ariel(2011a)提出的ABR模型,对学习时间分配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该模型没有把议程建构的微观过程阐述清楚。为弥补议程模型的不足,李伟健(2011)认为学习者通过权衡来建构议程,议程正是权衡决策的结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诸如项目难度、项目分值,时间限制、项目排列顺序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权衡。从而做出最优的学习策略。议程是权衡决策的结果——这一观点虽然对学习时间分配基于议程调节模型的完善有一定的推动,但还需要进一步考察议程建构的权衡决策机制。

    第一,深入考察学习时间分配权衡过程中的意识和无意识双加工机制。虽然自我调节学习并不意味着学习必须外显。但是事实上,绝大多数自我调节学习都是外显的,有意识的(Dunlosky&Afial,201la)。近期研究发现学习时间分配过程中确实存在无意识加工。研究发现,个体会优先选择大字体项目学习。学习时间分配的项目选择存在字体大小效应,且这种影响可以在个体无意识状态下存在(谢瑞波,2014)。大量的具身认知研究也发现字体大小等知觉信息对个体的高级认知存在隐喻性影响(T,akoff&Johnson,1980,1999;Rhodes&Cartel,2006,2009)。所以需要进一步深入考察学习时间分配权衡过程中的意识和无意识双加工机制。首先,考察其他知觉线索(如字体颜色、学习材料的重量)和项目难度、分值等线索共同呈现时,学习者的权衡决策过程,从而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为学习时间分配权衡的意识和无意识双加工过程提供汇聚性证据。其次,考察流畅性和信念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为意识和无意识双加工过程提供进一步证据。比如采用词汇辨别范式考察不同大小字体的流畅性。采用启动范式考察信念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最后,结合意识性测量的新方法一结构知识测量。直接考察学习时间分配议程建构的权衡过程是基于意识性的知识还是无意识知识,为意识和无意识双加工过程提供直接证据。

    第二。探讨个体变量对学习时间分配议程建构的权衡机制的影响。Zimmerman(1995)提出。自我调节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含认知調节、动机调节和行为调节等。Boekaerts(1995,1996)指出认知调节和动机调节是自我调节学习中两个同等重要的成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往的学习时间分配机制研究很少考察被试在某些个体变量上的差异。例如自我效能、目标定向等变量。随着对元认知理论研究的深化。研究者开始关注个体变量对元认知监控的影响。根据Dunloskv等人提出的基于议程的调节模型,学习者的个体变量如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工作记忆等会影响个体的学习时间分配。李伟健(2011)研究了具有不同成就目标的学困生的学习时间分配情况。结果发现,在项目选择上,学困生与普通生对项目难度和分值的权衡决策能力有差异,并且受成就目标的影响。另外,与表现目标组学习者相比,掌握目标组学习者在自定步调学习时间的分配上表现出了更大的适应性。对影响学习时间分配权衡决策过程的个体变量进行考察十分必要。

    第三,在更加生态化的情境中考察学习时间分配议程建构的权衡机制。以往的学习时间分配研究大都选取词对作为实验材料,这与人们的日常的学习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生态效度不高。如何进一步探讨学习者真实的自我调节学习机制将是未来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比如面孔学习再认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采用面孔作为实验材料的认知监测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研究结果。Warier和Collin(2011)研究发现,被试能有效监测自己对面孔材料的学习程度。Nomi,Rhodes和Clearv(2013)发现不同情绪表情的面孔对学习判断与再认存在不同的影响。被试对于中性表情面孔的回顾性信心判断(retrospective con~dence D厂fudgment)最高。一些研究还发现与监测本族面孔相比。被试对异族面孔的学习判断准确率更低(Hourihan,Benjamin,&Liu,2012;Rhode~Sitzman,&Rowland,2013)。根据监测影响控制假说(Nelsom&Narens,1990,1994),采用面孔材料进一步检验个体的自我调节学习机制显得十分必要。此外。采用更具生态效度的材料(如句子、文章等),超越先前研究主要采用词或词对的局限。在更加接近真实的情景中深化学习时间分配的内在机制。 (谢瑞波 路璐 李伟健)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