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6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967236
表面相似性与共享标签知识对智障儿童数量表征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4期
     采用Wynn(1990,1992)的研究设计实验任务,以测查智障儿童对数字标签的掌握水平。给数取物任务的刺激材料是15个圆盘和6张数字卡片。要求被试根据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圆盘。在桌子上随意摆放15个圆盘。要求被试根据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圆盘。主试出示“数字卡片n”,指导语为:“请你拿出n个圆盘”,“这是n个圆盘吗?”数字卡片1~6随机呈现,圆盘需拿后放回,以保证每次拿取前圆盘的数量一致。

    2.2.2 数量比较任务

    在Mix(2008a)和韩瑽瑽等人(2010)研究设计实验任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旨在考察智障儿童数量表征能力的发展趋势,以及比较数量多少是否受物体表面相似性的干扰。本研究的改进主要包括:第一,增加任务考察的维度,即要求被试指出所含元素较多的集合的基础上,还要指出所含元素较少的集合。通过正反两次测查,以避免智障儿童产生随机比较的情况。第二,材料由二维图片换成三维实物。选择实物更贴近日常生活情境,符合智障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

    任务材料:两只塑料盘子(直径16cm),雪花片(黄色)、小棒(红色)、积木(原木色)若干。桌上并排放置两个塑料盘子,主试在每个盘子里放不同数目的实物,要求被试分别指出包含物体较多的集合和较少的集合。正式实验前,先由主试进行示范,再由被试进行练习,以理解任务要求。正式施测,指导语为:“这有两组雪花片,请指出哪组雪花片多?请指出哪组雪花片少?”每名被试需完成两组任务,每组包括12个试次,共24个试次。被试指出多、少皆正确,算完成1个试次。两组任务包括:表面一致条件,两个集合所含物体相同;表面不一致条件,两个集合所含物体不同。一半被试先完成一致条件。另一半被试先完成不一致条件。

    根据Rousselle和Noel(2007)的研究设计集合出现的数对,数词范围是1~9。数对考虑数距与数量大小两个因素,具体题目如表l所示。12个试次中,6个试次数距较近,相差1,有6个试次数距较远,介于3与4之间;12个试次中,6个试次涉及1~5之间的数,6个试次涉及5~9之间的数。平衡任务材料的左右位置及顺序,同时也平衡了物体长度、密度、累积面积的影响。

    2.3 实验程序

    主试为特殊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施测前对所有主试讲明实验程序与注意事项,让其熟练掌握指导语内容。实验采用个别施测,在被试所在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进行,先做给数取物任务,中间休息,再做数量比较任务。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年龄智障儿童在两种表面相似条件下数

    量比较任务的正确性

    不同年龄智力障碍儿童在表面一致条件与表面不一致条件下数量比较任务的平均正确率,如表2所示。以年龄为被试间变量、表面相似性条件为被试内变量,对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进行3(年龄:7~10岁、11~13岁、14~16岁)×2(表面相似性:表面一致、表面不一致)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的主效应显著,F(2,93)=10.130,p<0.001,η2=0.179。智力障碍儿童数量比较的正确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进一步检验发现。7~10岁智障儿童的平均正确率(M=0.83,SD=0.02)显著落后于其他两个年龄组,p<0.05:11~13岁智障儿童(M=0.93,SD=0.02)与14~16岁智障儿童平均正确率(M=0.95,SD=0.02)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11~13岁智障儿童辨别数量多少的能力显著增强。表面相似性条件的主效应显著,F(1,93)=9.603,p<0.05,η2=0.094。智障儿童在一致条件的表现显著优于不一致条件(一致条件:M=0.92,SD=0.12;不一致条件:M=0.88,SD=0.16)。这个结果表明,智障儿童更容易对表面相似性高的物体上进行数量比较。年龄与表面相似性条件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93)=0.409,p>0.05,η2=0.009。

    3.2 共享标签知识对智力障碍儿童数量比较任务的影响

    通过智障儿童在给数取物任务的表现来评价被试对数字标签的理解,并将被试分成擅长组与不擅长组。由于给数取物任务有6个反应试次,根据二项分布原理计算得出该任务下,区分被试擅长与否的标准是2个试次。被试能正确完成2次以上给数取物任务。归为擅长组:而不擅长组的被试,仅能完成1次任务或不能完成。根据被试在数量比较任务中的表现,将被试分成处于或低于几率水平组和高于几率水平组。

    如表3所示,根据被试在给数取物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表面一致条件下的完成情况形成四格表,进行精确检验发现,p<0.05,表明给数取物与数量比较间存在相关性。由给数取物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表面不一致条件的完成情况形成四格表,进行精确检验发现,p<0.05,说明这两个任务相关。

    为了进一步分析标签知识对数量比较任务的影响,以标签知识为被试间变量、表面相似性条件为被试内变量,对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进行2(标签知识:擅长组、不擅长组)×2(表面相似性:表面一致、表面不一致)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标签知识的主效应显著。F(1,94)=13.502,p<0.001,η2=0.126。擅长组在两个条件下的表现均显著优于不擅长组(擅长组:M=0.91,SD=0.13;不擅长组:M=0.74,SD=0.43)。表面相似性条件的主效应显著,F(1,94)=9.790,p<0.05,η2=0.094。智障儿童在一致条件下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不一致条件下的正确率。这个结果与前面的不同年龄被试在数量比较任务的结果是一致的。标签知识与表面相似性条件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94)=2.949,p>0.05,η2=0.030。然而,擅长组儿童在两个条件下的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几率水平(一致条件:M=0.93,SD=0.12,t(87)=14.34,p<0.001;不一致条件:M=0.89,SD=0.15,t(87)=9.18,p<0.001)。不擅长组儿童在数量比较任务完成的正确率与几率水平无显著差异(一致条件:M=0.80,SD=0.16,t(87)=0.39,p>0.05;不一致条件:M=0.69,SD=0.24,t(7)=-0.77,p>0.05)。 (柳笛)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