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6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967200
秩序线索对个体信任水平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4期
     2.2 测量工具

    2.2.1 连线任务

    研究采用连线任务引发强秩序和弱秩序组被试不同的秩序感。该任务由研究者自行设计,要求被试将图片中的数字或字母按顺序连结成线,目的是提供强弱程度不同的秩序线索。其中,呈现给强秩序组被试的连线任务中的数字或字母是按照顺序错落出现的,如图1样例。被试很容易发现连线规律,并预测下一个点的位置,连线动作很顺畅。完成的连线图呈现规律性的波浪形状。该任务提供了较强的秩序感。弱秩序组被试完成的连线任务中数字和字母呈现顺序混乱,没有规律可循,它给被试提供的是弱秩序感,任务如图2样例所示。强秩序和弱秩序组连续完成各自的5组连线任务。控制组不参加连线任务。

    为了检验连线任务是否激活被试的秩序感,强、弱秩序组的区分是否成功,在被试完成连线任务和信任博弈后请被试在五点评分的量尺上评价连线引发的秩序感,其中1代表十分混乱,2代表有点混乱,3代表没感觉,4代表有点秩序,5代表十分有秩序。

    2.2.2 投资博弈任务

    本研究采用投资博弈任务测量信任水平。经典的博弈任务范式会将被试随机分配为A和B两组,分别担任信任者和被信任者的角色,在整个博弈过程中双方互不见面。所有被试都拥有S元的初始资金,由信任者A来决定投资其初始资金中的X(0≤X≤S)元给匿名的被信任者B,B会获得3X的收益。B获得收益后决定如何分配其获得的收益——返还Y(0≤Y≤3X)元给A。A和B的收益分别为S-X+Y和S+3X-Y。X反映的是A的信任水平,B的可信赖性则由Y来衡量。通常,在测量信任水平的研究中被试都担当信任者A的角色,x被作为信任水平的测量指标(如郑璞,俞国良,郑友富,2010)。有关投资博弈测量可靠性和有效性的研究表明,个体在博弈任务中的表现与其对他人可靠性的估计存在显著相关(Stephen,Jeffrey,&Eric。2003),且被试在博弈中的表现能预测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Dean,2005)。可见,投资博弈是信任测量的可靠和有效工具。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施测博弈任务,具体指导语如下:

    “现在,假设你和一个陌生人(我们称之为‘XX’)各有100元人民币,你可以选择送一些钱给XX,你所送的金额可以是0元,也可以是1元、2元……,或者100元(具体送多少,你自己决定)。当你决定送n元人民币给XX时,他将会获得3n的金钱,也就是你送出钱数的3倍。在得到这些人民币后,XX可能会选择返还给你一些钱,他可能会返还你0元、1元、2元……或者3n元(返还多少,由XX决定)。例如,如果你决定送70元钱给XX,他将会得到210元,他可以选择返还给你0到210元间的任何数量的人民币,具体返还多少钱由XX决定。那么,你决定送给XX多少钱?”

    被试在博弈中送出金钱的金额代表其信任水平,送出金额越高表示其信任水平越高。完成连线任务后,本研究中的三组被试均参加投资博弈任务。

    3 结果与分析

    强秩序组和弱秩序组被试在所有实验任务结束后进行了秩序感的五点评分,结果表明:强秩序组平均得分为4.45(标准差为0.78)。弱秩序组为2.81(标准差为1.29),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128)=2.77,p<0.05。这说明两种不同的秩序线索的确激发了被试不同的秩序感。

    对强秩序、弱秩序和对照组三组被试在投资博弈任务中的表现进行描述统计,结果如表l所示。由表1可见,强秩序组被试在博弈任务中送出金额最高,控制组次之,弱秩序组送出金额最低:并且控制组和弱秩序线索下男性的送出金额高于女性,而在强秩序线索下女性的送出金额高于男性,这表明在秩序线索影响信任水平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性别与秩序线索的交互作用。

    以秩序线索分组(强秩序、弱秩序和控制组)、性别为自变量,以送出金额为因变量进行3x2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2显示秩序线索的主效应显著,F(2,189)=3.83,p<0.05,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189)=2.88,p<0.05,秩序线索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2,189)=3.66,p<0.05。

    首先,对秩序线索主效应的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强秩序组被试送出金额显著高于弱秩序组和控制组,而弱秩序组和控制组信任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强秩序线索能提高信任水平。

    然后,对秩序线索和性别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分别以男生和女生为分析对象,以秩序线索分组(强秩序、弱秩序和控制组)为自变量,以送出金额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生组在三种秩序线索条件下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F(2,96)=0.05,p>0.05,这说明无论给男生什么样的秩序线索刺激,他们的信任水平都不会受到影响。但是,三种秩序线索条件下的女生信任得分差异却达到显著水平,F(2,95)=7.73,p<0.05。对三个秩序线索组中女生的信任水平进行事后检验,结果表明在强秩序线索下的女生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弱秩序线索和无线索条件下的信任水平,且弱秩序线索和无线索条件下的信任水平无显著差异。这表明秩序线索对男性和女性信任水平的影响不同:对男生而言秩序线索没有显著影响,而对女生来说强秩序线索能提高信任水平。

    4 讨论

    4.1 不同秩序线索对信任水平的影响

    研究结果支持了秩序线索提升信任这一假设,强秩序组被试的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弱秩序和控制组被试。以往有关信任具身认知的研究也曾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知觉符号理论采用触觉中的温暖体验、嗅觉中的洁净体验促使被试对陌生人产生积极评价。或者帮助被试克服贪婪的欲望,在投资博弈任务中更相信陌生人,愿意送出更多金钱(Kang,etal.,2011;Liljenquist,Zhong,&Galinsky,2010)。这些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都支持积极具身意义的物理刺激能提升信任水平。

    本研究对秩序线索主效应的分析并没有发现弱秩序组被试的信任水平低于控制组(没有秩序线索),似乎只有强秩序线索能激发秩序感,提升信任;弱秩序刺激却并不会破坏被试的秩序感,降低信任水平。这一结果可能与本研究中连线任务规则有关。连线任务要求被试按照数字(如1、2、3……)或字母顺序(a、b、c……)连点为线,即使弱秩序组被试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无法预测线条走向。最终连出的线条也杂乱无序,但是其中仍有“按顺序连线”的规则。也就是说。弱秩序组的任务并没有完全“去秩序”,其中隐含了部分秩序信息。这可能是造成研究未发现控制组和弱秩序组信任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中弱秩序组被试对连线任务的秩序性评价为2.81(5点评分),已经接近中间值3,说明被试认为弱秩序图线的混乱程度不是非常强烈,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弱秩序连线任务仍需完善。 (池丽萍 张弛)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