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313554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对内隐群际攻击性的影响:内隐集体自尊的调节作用(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3期
     摘要为探讨社会认同理论框架下,身份认同与内隐群际攻击性的关系,并分析内隐集体自尊在身份认同对内隐群际攻击性影响的调节作用,采用内隐LAT测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326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内农外农型新生代农民工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内隐群际攻击性均高于内城外城型被试,内农外农型新生代农民工对内群体的内隐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其对外群体和模糊群体的内隐攻击性水平,内城外城型新生代农民工的外群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内群内隐攻击性;(2)内隐集体自尊调节了内农外农型被试对内群体内隐攻击的影响,内隐集体自尊对内城外城型新生代农民工的群际攻击性不存在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内隐集体自尊在个体身份认同与内隐群际攻击性产生的调节作用,从而丰富了社会认同理论。

    关键词身份认同,内隐群际攻击性,内隐集体自尊,新生代农民工。

    1问题提出

    群际攻击性(intergroupaggression)是群体性事件研究的核心概念,理解其产生的心理机制对群际关系的研究至关重要(Staub,2004)。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提出,由于对内群体的认同,个体会对内群体产生偏爱,对外群体成员产生偏见或冲突。这一论断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群际攻击性的经典。众多学者基于该理论展开了对群际攻击性的实证研究,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Hunter,Platow,Howard,&Stringer,1996;王沛,2001;Rutland&Killen,2015;Sehmid,Hewstone,Ktipper,Ziek,&Tauseh,2014),上述研究多侧重优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攻击性或设计两个平行群体之间的攻击性,很少涉及弱势群体群际攻击性的研究。但也有些实证研究结论与此相悖,如Rudman(2011)的研究发现,女性在对领导职位选举中会更多的支持男性群体作领导。Dasgupta人(2004)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群体倾向于对年轻人群体比内群体更积极的评价。总结上述研究不难发现,支持Taifel“内外群体效应”的被试群体多处于社会优势地位或平等地位,而不支持此观点的群体多发生在社会弱势群体中。那么,是否弱势群体的群际攻击性有别于优势群体?什么因素影响了弱势群体的内外群体效应?本文拟从社会认同视角探索群际攻击性在不同社会身份地位上的差异,以及内隐自尊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旨在探索Taifel关于内外群际效应观点的适用性。

    农民工是中国城镇化的产物,农民工群体的身份认同分化为本研究提供了典型的样本。众多学者的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产生了身份认同的分化,形成了“城市人”“农村人”“不清楚”的不同认同类型。近年来,一些研究者从内隐和外显层面测量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得出身份认同存在内隐身份认同和外显身份认同双层结构的结论。并根据这两个层面认同对象(农村人和城市人)的一致性关系对农民工的身份认同进行分类,得出内城外城、内农外农的一致型和内城外农、内农外城的不一致型的结论(张淑华,李海莹,2016)。内城外城型身份认同标志其已经实现了市民的身份认同,以本地人自居。而内农外农型身份认同表示其内心仍然以农村人自居,相对于本地人而言,他们还是外乡人或客人,因此与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市民进行群际比较时,外地人在心理上处于弱势。就城市适应与城市融入而言,不同认同类型的农民工的心理优势不同,与内城外城型身份认同群体相比,内农外农型群体处于心理弱势,比较这两种类型群体的群际攻击性特点,将有助于揭示不同地位群体的群际攻击性特点。因此,本研究继续采用这种分类方式,选取内农外农和内城外城认同类型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被试,探究不同认同类型的新生代农民工对不同群体的内隐群际攻击性特点,并把内隐集体自尊作为调节变量,分析影响不同身份认同类型群体的内外群际效应的心理变量。本研究结论将会发展泰弗尔的社会认同理论,对于理解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群体矛盾与提出社会治理措施有重要参考价值。

    2研究假设

    群际攻击性是指个体把自己视为群体的一员,而对指向群体产生的攻击性(Schmid et al,2014)。内隐群际攻击性则是个体以群体成员的身份,在内隐层面对指向群体产生的攻击性。对于内隐攻击性的测量主要包括三种:阈下启动和印象判断、内隐联想测验(IAT)、眼动实验。其中前两者目前在国内应用较为广泛。阈下启动采用奇偶判断任务,阈下启动词一般选取攻击色彩的词语,如:辱骂、殴打等。印象判断多数采用Srull和Wyer(1979)编制的行为描述材料进行改编而成(任美葳,2015;王一竹,2012;周颖,刘俊升,杨海波,2007)。本研究对于内隐群际攻击性的测量采用印象判断任务来实现。

    身份认同(identity)其英文词根来源于拉丁文“idem”,从身份认同一词被提出,至今仍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也是当前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Tajfel(1978)在其社会认同理论中提出,社会身份认同是指:“个体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是关于他(她)从属于某一社会群体,以及对作为社会成员的他(她)而言是具有显著感情和价值的东西”。何洪涛(2010)认为身份认同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身份”,一个是“认同”。并且认为两者都是对“我是谁”的回答。因此对于外显身份认同的测量,口头报告自己所属的群体归类是最直接和便捷的测量方式。其次对于内隐身份认同的测量,国内研究均采用IAT测验进行(任美葳,2015;赵立,2017;张淑华,2017)。本研究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测量在外显上采用口头报告,内隐身份认同采用IAT内隐测验完成。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由于个体对所属群体的认同,会不自觉的对外群体产生偏见或歧视,Tajfel运用最小群体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同时也开启了身份认同与群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证实了由于对群体的认同,个体会对外群体产生攻击以及报复行为(Merrilees et al.2013;Palmer,Rutland,&Cameron,2015;Liekel,Miller,Stenstrom,Denson,&Sehmader,2006)。一些学者从内群体的认同程度来分析其对外群体的群际偏见,得出身份认同与群际偏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张淑华,李海莹,2016),任美葳(2015)从内隐身份认同类型角度研究了农民工群体与城市人群体的内隐群际攻击性,得出弱势群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攻击性均较为严重,优势群体仅对外群体存在较高的内隐攻击性。这一结果在Rudman(2011)和Dasgupta(2004)的研究中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由此推断,优势群体存在内外群际效应,而弱势群体对内群的攻击性会高于优势群体。本研究提出两个假设,假设1:不同认同类型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内隐群际攻击性特点存在显著差异。1a:內农外农型新生代农民工的内群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外群内隐攻击性;1b:内城外城型新生代农民工的外群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内群内隐攻击性;1c:内农外农型新生代农民工的内群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内城外城型。 (张淑华 范洋洋)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