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看医生》 > 2004年第2期
编号:11553728
提高免疫力 预防传染病(1)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1日 《看医生》 2004年第2期
提高免疫力 预防传染病

     “非典”的猖狂流行,警示人们传染病的威胁仍然存在,只有不断地提高人们的免疫力,才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怎样才能提高人的免疫力呢?

    一、什么叫免疫力

    免疫,顾名思义是避免人体患病的意思。为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人体内有一个专门的组织系统来完成这个任务,就像为完成呼吸、食物消化与营养吸收,专门有呼吸、消化系统一样。

    人体的疾病千万种,但归纳起来为三大类:一类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一类是人体把自身正常的细胞破坏清除,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而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溶血性贫血等;还有一类是在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细胞突变而形成肿瘤细胞。针对这三类疾病,人体内就有三种防止疾病发生的功能。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在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作用下有产生抗体及细胞免疫的能力。抗体和细胞免疫物质可把这种入侵的细菌、病毒等消灭掉。这种功能叫做生理防御。
, http://www.100md.com
    人体内的组织细胞时刻不停地新陈代谢,损伤,衰老的细胞由新生的取而代之。免疫系统能及时地把衰老死亡的细胞识别出来并清除体外,以保持人体的稳定性。这种功能叫做自身稳定。

    当人体细胞在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因素作用下发生突变,形成肿瘤细胞时,免疫系统也会很快识别出而把其消灭掉,这叫免疫监视功能。

    人体内的生理防御、自身稳定、免疫监视功能健全,就能保证不得各种疾病。人体的这三种功能就叫做免疫功能。每个人具有的这三种功能的强弱程度或者水平的高低,就叫做免疫力。一般情况下,免疫力越强,防止疾病发生的能力也越强。但是,有些时候,免疫力过强,也会造成疾病。比如生理防御功能过强,就会出现像青霉素过敏及血清病一类变态反应。

    二、免疫力的种类

    人的免疫力有许多种,它们共同保护着人体,抵御病原体的侵害。免疫力,按其产生的时间来分,有先天性的与后天性的;按其预防疾病的种类来分,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特异性免疫力又分为体液与细胞免疫力;免疫力按其来源可分为自然的与获得的;按其性质可分为自动免疫力与被动免疫力。
, 百拇医药
    先天性免疫力:先天性免疫力是指从母体落生时就有的免疫力。比如,人的完整的皮肤黏膜不仅可阻挡病菌的侵入,而且还能杀灭病菌;胃酸也有灭菌作用;体内分泌的黏液中有溶菌酶可溶解细菌;血脑屏障可阻挡侵入体内的细菌进入脑组织。还有生后6个月以内的婴儿一般不得传染病,是因为他在子宫内通过胎盘获得了母亲血液内的免疫物质。所有这些都是先天性免疫力。

    后天性免疫力:后天性免疫力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免疫力。比如有些传染病,人只要得一次就不会再得第二次,就是病后获得了终生免疫力。注射疫苗,也可产生免疫力。这些都是后天性免疫力。

    非特异性免疫力:人体内对任何细菌、病毒等致病病原体都有免疫作用的免疫力,叫非特异性免疫力。比如皮肤、黏膜及溶菌酶等。

    特异性免疫力:体内还有一类免疫力,是在细菌、病毒及他们的毒素等抗原物质刺激下,由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物质形成的。这些免疫物质可与细菌、病毒等结合在一起,使致病细菌和病毒失去致病力,从而达到保护身体的目的。不过,一种细菌只能刺激人体产生一种免疫物质,这种免疫物质也只能与相应的细菌相结合使其失去致病力,保护人免受这一种细菌的感染,特异性特别强,故叫特异性免疫力,他在预防传染病方面的作用特别显著。这种特异性免疫力,胎儿从母体内可以获得;出生后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从乳汁中获得;直接注射丙种球蛋白,患传染病以后及注射防疫针,均可获得。
, 百拇医药
    特异性免疫物质中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体液免疫物质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平时叫做抗体,因其存在于体液之中,故而得名。人血丙种球蛋白、胎盘丙种球蛋白均为抗体。在人的免疫系统内有一种“T”淋巴细胞,在细菌、病毒等抗原物质刺激下可释放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免疫物质,称为淋巴因子,它能杀灭病菌和病毒。因其由细胞中来的,故叫细胞免疫物质。

    自然免疫力是人体内自然有的;获得性免疫力是指从体外获得的。

    自动免疫力是指人体通过抗原的刺激自己形成的免疫力,如打防疫针就是自动免疫;被动免疫就是直接获得现成的免疫物质,如抗体、抗毒素等。

    三、打好防疫针

    打防疫针可预防传染病,已是家喻户晓的生活常识。但是,怎样打好防疫针,有很大学问。

    打防疫针后,人体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产生免疫力。这段时间的长短与疫苗的种类、性质、接种次数、接种方法及接种者身体健康状况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基础免疫产生免疫力所需时间较长,大约需3~4周或更长,而且其免疫力弱,免疫力维持的时间短。加强免疫产生免疫力所需的时间较短,一般只要1周左右时间就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并且免疫力强,在体内维持的时间也长些。为有效地预防传染病,有些疫苗,必须在传染病流行前1个月完成基础免疫。做过基础免疫者,在传染病流行时做加强免疫,可很快产生较强的免疫力。乙型脑炎(即大脑炎)在每年的7、8、9三个月发生的最多,接种大脑炎疫苗以后1个月产生免疫力最强。所以,每年的5~6月打预防大脑炎的防疫针,效果较好。如果是冬季注射这种疫苗,当大脑炎流行时,体内的免疫力已开始减弱,预防效果就差。脑膜炎的流行一般在2~4月份,接种流脑多糖体菌苗,以在前一年的12月前后为宜。
, 百拇医药
    当然,接种疫苗也要考虑疫苗本身的情况。比如,小儿麻痹糖丸是活的病毒,非常怕热,必须在低温下才能生存。这种疫苗贮存期在3个月以上者应在-20℃低温下保存;贮存期在3个月以下者,可在-20℃~8℃的条件下贮存。因此,本疫苗冬季使用较好。

    另外,小儿麻痹糖丸活疫苗不可用温开水、人奶等泡化后服用或用这些送服,只允许用冷开水送服,以免疫苗中的活病毒遇热死亡而失效。

    注射丙种球蛋白以后,血液中的麻疹抗体增多,此时接种麻疹疫苗,或者注射完麻疹疫苗后几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都会使疫苗失效,不产生免疫力。

    四、计划免疫

    为了获得特异性免疫力,预防几种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婴儿从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卡介苗起,直到14岁共接种20多针疫苗,还要服4粒白色的小儿麻痹糖丸活疫苗。这么多的疫苗,怎么接种在儿童体内,什么时候接种呢?
, http://www.100md.com
    经过化验观察发现,为儿童接种不同的疫苗,儿童体内产生的免疫力的强弱及其在体内保持时间的长短是不一样的。因此,每种疫苗的接种针次及间隔时间也不相同。有的疫苗在开始时接种一次即可,而有的疫苗必须连续接种3次,才能使儿童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以后随着儿童体内免疫力的逐渐消失,还需要再次接种,以使免疫力升高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不过,接种疫苗都会发生一定的反应,并且接种次数越多,出现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因为,人体反复接受一种抗原刺激会使敏感性提高的缘故。既要保持儿童体内有一定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又要少出或不出现反应,就必须在不影响免疫力的前提下,减少接种次数。那么,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结果和人群中免疫水平状况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接种各种疫苗,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就叫计划免疫。

    五、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

    儿童在第一次接种某种疫苗时,要全程足量地接种,使体内很快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像是盖房子一定要打好基础一样,叫基础免疫。各种疫苗的基础免疫次数和剂量是不相同的,如卡介苗的基础免疫只需注射一针;“百白破”三联针的基础免疫必须连续注射3针,每针隔4~8周,一般为1个月。
, http://www.100md.com
    基础免疫后,人体内的免疫力可维持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免疫力会逐渐减弱,最终会消失得一干二净。但是,在其免疫力降低过程中,再次接种疫苗,则免疫力会很快增强,这叫“加强免疫”。加强免疫时不需要再接种与基础免疫相同的针次和剂量,一般只接种一针即可。不同的疫苗基础免疫后,免疫力减弱的速度及免疫力消失的时间不一样,故加强免疫的时间也不一样。一般接种卡介苗后,免疫力可保持长达5~7年,故儿童在7岁时需再接种一次卡介苗加强免疫力。“百白破”疫苗,则需在1.5~2周岁时加强注射一针;但到7岁时,白喉与破伤风的免疫力就降低很多,还需要再次作“白、破”二联针的加强免疫。只有做好基础免疫,再按时做好加强免疫,才能使体内总保持有效的免疫力,足以抵抗常见传染病的侵袭。

    六、打防疫针的途径和部位

    由于各种疫苗的性质不同,接种的途径、方法和部位也不一样。有的疫苗只可口服,如小儿麻痹糖丸活疫苗。有的疫苗要用小喷雾器喷到鼻咽部位,如流感减毒活疫苗、腮腺炎疫苗。有的需要采用皮上划痕法,有的需要用注射法。
, 百拇医药
    口服法:此法简单易行,常用于小儿麻痹糖丸活疫苗的接种。

    喷雾吸入法:有鼻腔吸入、雾化吸入及气雾免疫三种方法,适用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疫苗,如流感减毒活疫苗、腮腺炎疫苗等。

    皮上划痕法:多用于接种活疫苗,如卡介苗、炭疽活疫苗、布氏杆菌活疫苗等,一般接种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端皮肤上。先把皮肤用碘酒、酒精消毒后,用消毒针把表皮轻轻划破,呈似出血不出血的样子,将疫苗滴在其上即可。

    注射法:分为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三种方法。皮内注射常在前臂内侧,即平时做青霉素皮试的地方。消毒皮肤后,将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平行刺入皮肤内注射,使其出现皮丘,多用于结核菌素试验、锡克氏试验等;另外,卡介苗也可以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的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常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消毒皮肤后,将针头与皮肤呈45度角刺入皮下。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打防疫针的方法,大脑炎疫苗、流脑多糖体菌苗、麻疹疫苗、百白破三联针等均采用这种皮下注射法。
, http://www.100md.com
    肌肉注射,一般选在上臂三角肌或臀部臀大肌处;消毒皮肤后,将针头垂直皮肤刺入。精制百白破三联针、狂犬病疫苗、乙型肝炎疫苗、丙种球蛋白 、破伤风抗毒素等均用此法。

    七、打防疫针的正常反应

    因为各种防疫针都是用病菌、病毒或他们产生的毒素经杀灭或减毒处理制成的。另外,在制造过程中还混有一些培养细菌或病毒用的物质,不能全部清除干净。故接种到人体内以后,会引起一些轻微反应,属于正常现象。

    局部反应:打针以后24小时左右,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现象。红肿直径在2.5厘米以下的为弱反应;直径在2.6~5厘米的为中反应;直径在5厘米以上的为强反应。局部反应较重者可做热敷,所用毛巾一定要干净,以免发生感染。

    全身反应:可出现发烧、头痛、头晕、全身不舒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体温在37.5℃以下的为弱反应;体温在37.5℃~38.5℃为中反应;体温在38.5℃以上为强反应。
, http://www.100md.com
    出现全身症状可对症治疗,发烧时可口服退烧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反应较重可密切观察,并送医院请医生诊治。

    一般防疫针只出现轻度反应,仅个别人出现中、重度反应。

    八、打防疫针可能发生的意外

    一般情况下,接种各种疫苗是比较安全的,但偶尔也会发生意外,必须引起注意。一旦发生意外,要积极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常见的意外反应有如下几种。

    晕厥:在打防疫针过程中,有个别儿童在注射时或注射后数分钟内突然发生晕厥,轻者只有心慌、虚弱、胃部不适或轻度恶心、手足发木等。大多数在短时间内就可恢复正常;稍重的病儿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恶心、打哈欠、手足冰凉;再重者突然失去知觉、呼吸变慢。

    晕厥多在空腹、疲劳、精神紧张,甚至恐惧情况下打防疫针时候发生。注射室内空气闷热可促使晕厥发生。为了预防发生晕厥,注射前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注射时尽可能减少疼痛,运用进针快、拔针快、注射药物慢的“二快一慢”的方法,选择锐利的细针头,熟练掌握注射技术,都可以减少晕厥的发生。另外,注射室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尤其要保持空气新鲜。注射前要吃些食物,不要做剧烈运动。
, 百拇医药
    一旦发生晕厥,应马上使患儿平卧或头位放低,保持安静,喝些热开水或糖水,一般不需特殊治疗,短时间内就可恢复。如果数分钟内仍不见好转,应找医生注射1:1000的肾上腺素0.3~0.5毫升。

    过敏性皮疹:注射后起各式各样的皮疹是比较常见的反应。一般在注射疫苗后12小时到几天内出现。皮疹多种多样,以荨麻疹最多见,可服些苯海拉明、扑尔敏等抗过敏性药物,会很快恢复。但是发生出血性皮疹、过敏性紫癜、水疱疹或伴有其他过敏症状,要送医院治疗。

    血管神经性水肿:注射防疫针后1~2天内,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现象,并逐渐扩大,皮肤发亮,严重者水肿扩大到肘、腕部。发生这种反应,一定要请医生看,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热敷,口服抗过敏药物,需数日才能消退。, 百拇医药(杜敏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