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看医生》 > 2004年第3期
编号:11553582
春季保健守则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1日 《看医生》 2004年第3期
     春天如约而至,把我们期盼了一个冬天的温暖和爱意呈现在你我他的面前。“一年之计在于春”,是的,“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无论男女老少都想在新的台阶上再上层楼。但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病毒、细菌也会同时随春风活跃起来,一些传染病又开始“润物细无声”地进行传播。因此,我们一定要锻炼好身体,筑好春季传染病、易发病的防护墙。同时,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保养,让春风带给大地生机的同时,也还你一个健康的身体。

    春季健康的大敌: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主要侵犯人的唾液腺,以腮部的肿大为特点,伴有发热、头痛、唾液腺肿痛等症状,又称“痄腮”、“大头瘟”,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通常在发病当天或次日先由一侧腮腺漫肿,然后波及对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四周蔓延,肿胀疼痛,边缘不清,皮肤微热,有压痛。也有始终局限于单侧发病的。多数一周内可痊愈,而且可获得终身免疫。该病潜伏期7~21天,发病前一周至腮肿消退时都有传染性。患病期间禁食刺激性食物,尤其酸性食物会刺激腺体分泌,加重腮肿及疼痛,还会由于腺液增加,阻塞肿胀的腮腺开口造成合并症。春季是此病的多发时节,发病时可服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草药,腮肿可外敷芙蓉膏或用鲜马齿苋适量捣烂后外敷。注意休息,多饮水,有利于此病的康复,另外可注射麻风腮疫苗。

    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因其细小如沙故又称"风痧",多发于春季。初起类似感冒,体温在38℃左右,一般发烧1~2天后皮肤出现淡红色皮疹,疹形细小,且分布稀疏,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一般不需特殊治疗,经过3天左右自然消失,病后可获得免疫力。重者可用清热祛风中药治疗,同时多饮开水,也可用鲜芦根、金银花煎汤代茶饮。如果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应注意预防。

    病毒性肝炎 消化道传播疾病,潜伏期一般2~6周,急性起病。多有发热、黄疸、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的症状。春季是甲型肝炎的多发期,不卫生食品是罪魁祸首,食品餐饮业的工作人员、儿童和旅游者要特别注意预防,平时应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卫生习惯,另外注射甲肝疫苗也可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

    流行性脑膜炎 主要以带菌者为传染源,多发于1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一般为二至三天,常在冬春两季流行,有多种表现类型。临床分三型:普通型——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但不很明显,突然发热头痛、呕吐(常呈喷射状吐)、嗜睡式惊厥,乳幼儿常表现烦躁嗜睡交替出现,双目凝视,尖声哭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5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