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5年第12期
编号:11110445
不同类型冠心病病人血浆血栓前体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1日 蔡 凯 徐 辉 夏明凯 黄超龙 李介华 张小勇 邱 敏 廖永
第1页

    参见附件(175KB,2页)。

    蔡凯 徐辉 夏明凯 黄超龙 李介华 张小勇 邱敏 廖永华

    【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纤维蛋白原(Fg)水平,以评估不同类型冠心病病人高凝、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冠心病病人11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35例,另设20名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TPP和Fg的阳性发生率及含量,UA组和AMI组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SA组病人的Fg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A组病人的TP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Fg与TPP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TPP及Fg含量越高,越易发生AMI;UA组TPP、Fg增高者可有血栓形成。TPP和Fg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病人发生新鲜血栓形成的指标。

    【关键词】 血栓前体蛋白 血栓 纤维蛋白原 冠心病

    【分类号】R541.4

    血栓形成在心血管疾病中,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发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被血管造影、血管镜和尸检证明。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冠心病(CHD)的发生、发展涉及体内血栓形成和纤溶功能的异常。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为高分子量可
------
     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纤维蛋白原(FR)水平,以评估不同类型冠心病病人高凝、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冠心病病人11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35例,另设20名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TPP和Fg的阳性发生率及含量,UA组和AMI组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5);SA组病人的TP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