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6年第9期
编号:11270213
缺血性中风病证本质的客观化研究与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日 祝美珍
第1页

    参见附件(177KB,2页)。

    祝美珍

    【摘要】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血中性粒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CD62P)变化的关系,对缺血性中风进行客观化研究,以揭示缺血性中风的病证本质。方法将72例缺血性中风病人辨证分型分为3组痰瘀阻络型组、痰热腑实型组、气虚血瘀型组,每组24例。另设健康对照组(同期体检健康人员24名)。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的血中性粒细胞表面(ICAM-1)、CD62P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缺血性中风病人血ICAM-1、CD62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缺血性中风3证型组之间,痰瘀阻络型组ICAM-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气虚血瘀型组和痰热腑实型组(P0.01);痰瘀阻络型组和气虚血瘀型组CD62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痰热腑实型组(P0.01);3证型组中以痰瘀阻络型组的ICAM-1、CD62P升高为最显著。结论缺血性中风不同证型的ICAM-1、CD62P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ICAM-1反映了体内痰阻或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而CD62P反映了体内血瘀状态,提示痰瘀阻络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病证本质 炎症 痰瘀互结

    【分类号】R255.2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因此,本研究拟对缺血性中风的证型进行客观化的研究,以探讨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切合其病证本质,给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及分型西医诊断参照中华神经科学
------
     摘要:目的 观察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血中性粒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CD62p)变化的关系,对缺血性中风进行客观化研究,以揭示缺血性中风的病证本质。方法 将72例缺血性中风病人辨证分型分为3组:痰瘀阻络型组、痰热腑实型组、气虚血瘀型组,每组24例。另设健康对照组(同期体检健康人员24名)。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的血中性粒细胞表面(1CAM—1)、C1)621)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缺血性中风病人血ICAM—1、C1)62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