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80684
眩晕辨证方法的文献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5期
眩晕辨证方法的文献分析
眩晕辨证方法的文献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4.1 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5—0423—02

    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中医对眩晕症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考察近十年有关眩晕的中医文献,可以发现不同作者之间辨证分型各异,对辨证要点的把握也有较大差异。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总结,尝试对眩晕辨证分型及辨证要点做一分析归纳,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一定参考。

    1 方法

    以“眩晕”为关键词,检索1994年-2005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文献库中医治疗眩晕的文献,剔除一稿多投和个案报道,选择包含辨证分型和做辨证要点内容的文献,共337篇。

    2 结果
, 百拇医药
    2.1 眩晕证型分布 纳入分析的337篇文献共报告病例15846例。涉及证型35种,病例数在前10位的证型详见表1。

    2.2辨证要素分析为了探讨文献报道中眩晕的辨证规律,在所涉及的证型中排除3个以上(包括3个)的兼夹证型,单一证型和两种证型相兼者共20种,分别统计每种证型中出现的表征及其涉及的文献数,将各证型中出现频率较高(≥50%)的表征,按照出现频率高低排列,除眩晕(头晕、头晕目眩)这一辨证必备症状外,还有大量表征在多个证型同时出现,如脉细出现在14组证型中,耳鸣、失眠出现在9组证型,而1组独有的表征只有18个:脉滑(痰浊中阻)、视物模糊(肝肾两虚)、五心烦热和苔少(肾阴不足)、羞明畏光(肝胆郁热)、腰背恶寒(肾阳亏虚)、泛酸、小便清长和脉迟(脾阳不足)、头痛和舌淡紫(气虚血瘀)、四肢麻木(风阳上扰)、视力减退(肝肾阴虚)、吐痰涎和苔黄腻(痰热中阻)、视物晃动、两眼昏花和头脑不清醒(清气不升)。结果详见表2。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3.1 眩晕的基本证型分布特点,痰浊型比例远远高于其他证型,约占1/3,气血亏虚、肝阳上亢、风阳上扰所占比例也较大。在前10个证型中,属于实证或虚实夹杂的证型较多(痰浊中阻、肝阳上亢、风阳上扰、痰血瘀滞、阴虚阳亢、瘀阻脑络和气虚血瘀),合计65.6%,而属于虚证的较少(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肾精不足),占34.4%,二者比例接近2:1,与张景岳所说“眩运一症,虚者十居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显然不同。近10年报道的眩晕证型之所以有此特点,推测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身体素质普遍提高,虚证减少,加之某些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痰浊、瘀血、风阳等病理因素形成有关。

    3.2眩晕辨证复杂,难以把握体现在证型多、表征多,部分证型名称不同而内容相似,或者名称相同而内容不同。文献报道眩晕的辨证分型多达30余种,在不同的文献中,相同名称的同一证候涉及几十个症状,而同一个症状又出现在多个不同证型中。将不同文献中的辨证依据归纳在一起,发现痰浊型和肝阳型眩晕的表征多达30余个.这些名称相同的证候是否具有“同质性”应根据构成其证型的具体内容而定,古代中医受到历史的局限,名词缺乏统一规范,存在同名异意、异乞同意的现象,使得证候不完全具有“同质性”,可能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
, http://www.100md.com
    3.3眩晕的辨证要素从证候鉴别的角度看,多个证型共有的表征对辨证分型的鉴别价值较低,而各证型独有的表征对证型的鉴别价值较大。比如表2中细脉出现在14组证型中,除风痰上扰证和瘀阻脑络证偏于实证以外,其余均属虚证范畴,因此脉细应作为虚证的一个普遍表现,而不应作为辨别气虚或阴虚抑或某脏腑证的辨证依据。在不同证犁的共有表征中,部分属于眩晕本身的常见伴随症状,如耳鸣、恶心呕吐、心悸等;而脉细、脉弦、脉弱,舌淡等因其本身主多种证候,如脉弦主肝胆疾病、风证和痛证,舌淡主血虚、气虚、寒证等,故特异性较低,因而出现在多组证型中;另一部分表征因其所在证型本身具有共同点,如舌紫出现在瘀阻脑络、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脉涩出现在气虚血瘀、气滞血瘀中,均与血瘀有关,相似的证型导致了主要表征类似。因此,如何确定辨证的核心表征与兼杂表征,不仅要考虑表征本身的特异性,还需临床调查数据的支持。

    对眩晕症的中医证候内涵的把握小一致,导致证型分类不统一,分型较多,其根本原因在于辨证主要来源于个人经验,缺乏临床调查数据的支持。因此,存文献调研基础上,经过系统的临床调查,探讨眩晕症的证候分布规律及辨证标准,使眩晕症的辨证客观化,增加临床运用的可操作性是眩晕症中医证候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简介:刘红梅(1970-),女,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主治医师,现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邮编:100091);李涛,工作于中同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本文编辑 王雅洁), 百拇医药(刘红梅 李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