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7年第7期
编号:11487334
化瘀补气养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7期
化瘀补气养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江 伟 王秋萍

    摘要:目的 观察化瘀补气养心汤联用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51例)常规服用异山梨酯(消心痛)、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化瘀补气养心汤,每日2次。两组病人均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症状、心绞痛、心电图的疗效评价。结果 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应用西药,予以口服消心痛片10mg,每日3次;肠溶阿司匹林片25mg,每日1次,必要时予含服硝酸甘油片,或硝酸甘油针1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8~12)g/min。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瘀补气养心汤(黄芪、川芎、赤芍、丹参、三七、何首乌、葛根、山楂、地龙等,由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提供),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两组病人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 http://www.100md.com
    1.4 观察指标

    1.4.1 心绞痛疗效 包括疾病程度、发作持续时间、每日发作次数、诱发因素和硝酸甘油用量和减停药时间。

    1.4.2 冠心病临床症状及体征 主要观察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胸闷、心烦、失眠、倦怠等症状变化。

    1.4.3 常规检查 全部病人治疗前后均做心电图及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1.5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1979年9月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疗效评定标准。心绞痛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心电图疗效:治疗前有ST-T改变者服药后ST-T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或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者为显效;降低的ST段在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或T波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者为有效;心电图无改变或加重者为无效。
, 百拇医药
    1.6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见表2)

    2.3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见表3)

    3 讨论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真心痛”“心痛”的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其病多属年老体虚,心气不足,气虚血瘀,心脉瘀阻所致。临床观察到冠心病病人多有瘀血之症,而久病之后又多有气虚和络脉瘀阻之象,符合中医的“久病必瘀”“久病必虚~久病入络”的观点。化瘀补气养心汤主要有黄芪、川芎、赤芍、丹参、三七、何首乌、葛根、山楂、地龙等药物组成,其中黄芪配丹参补气活血、养心安神,地龙通经活络,川芎,赤芍、田七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养心、活血通络之功。药理研究证实:黄芪可改善血液流变学,使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下降,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丹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川芎所含川芎嗪可使缺血心肌凋亡细胞减少,拮抗内皮素收缩冠状动脉的作用,防止心肌和冠状动脉缺血损伤;三七所含黄酮类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三七总苷能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能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及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葛根总黄酮能显著降低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血栓形成;地龙在多个层面对血液的凝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何首乌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服用化瘀补气养心汤后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化瘀补气养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通过对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的安全性检测未发现有不良影响,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可以长期服用治疗。

    (本文编辑 王雅洁), http://www.100md.com(江 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