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9年第8期
编号:11801166
疼痛理论与通络学说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1日 付仲田 杨俏田
第1页

    参见附件(1442KB,2页)。

    付仲田 杨俏田 山西省忻州市中医医院;

    【摘要】中医文献分析,探讨了脉络的结构、生理、病理特征,指出孙络和浮络是人体的痛觉感觉器;经络是人体痛觉的传导通路;大脑为痛觉感受中枢;经脉瘀阻是疼痛产生的病理基础。并由此提出理气通络、解痉通络、活血通络、通腑通络、驱邪通络、补虚通络六种治疗方法和相关方药,有助于应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疼痛病的治疗。

    【关键词】 中医 疼痛理论 通络学说

    【分类号】R255

    疼痛是肌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感觉[1],络脉是人体经络中循环末端的微小络体。中医认为疼痛与络脉有着内在的联系,即“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理论。就此从络脉的形态、生理、病理方面探讨疼痛理论,探讨通络学说在疼痛性疾病中的具体应用规律,并论述其相关方药
------
     摘要:中医文献分析,探讨了脉络的结构、生理、病理特征,指出孙络和浮络是人体的痛觉感觉器;经络是人体痛觉的传导通路;大脑为痛觉感受中枢;经脉瘀阻是疼痛产生的病理基础。并由此提出理气通络、解痉通络、活血通络、通脉通络、驱邪通络、补虚通络六种治疗方法和相关方药,有助于应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疼痛病的治疗。

    关键词:中医;疼痛理论;通络学说

    中图分类号:R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09)08-0953-0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