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138465
益气活血通络法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人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刁丽梅,黄立武,唐健,窦维华,古联,孙淑荣
第1页

    参见附件(2587KB,5页)。

     摘要: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人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组方治疗,14 d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48.5%,总有效率为93.9%,进展性卒中发生率为0;对照组愈显率为3.0%,总有效率为24.2%,进展性卒中发生率为2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法配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人脑梗死急性期优于单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老年人;益气活血通络疏血通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R743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6-0685-03脑梗死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sup】[1]【/sup】,老年人多发,随着人口老龄化,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极大。急性期的治疗非常重要。有学者认为脑梗死急性期病机多为“瘀、痰、热”互结,破坏形体,损伤脑络,即“毒损脑络”【sup】[2]【/sup】,而在后遗症期多以气虚血瘀者居多,然而,在多年的临床观察中发现老年脑梗死患者即使在急性期仍以气虚血瘀者多见。本研究观察33例老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加用益气活血通络中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要点【sup】[3]【/sup】确诊为脑梗死,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发病在3 d以内,梗死部位位于颈内动脉的大脑前、中动脉分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分支的脑干基底部,65岁以上初次发病或既往有脑血管病病史再次发病的住院患者。

    1.2 病例排除标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经检查证实各种原因致脑栓塞可能性大的患者;颅内肿瘤、寄生虫、脑炎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下者;对本组方中药或疏血通注射液过敏者;合并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1.3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65岁~91岁(76.1岁±1.3岁)病程6 h~96 h(49.5 h±2.1 h);其中初次中风19例,第二次中风12例;第三次中风2例。对照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65岁~90岁(75.6岁±6.3岁);病程6.5 h~95 h(48.5 h±5.6 h);其中初次中风20例,第二次中风11例,第三次中风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梗死部位、中医症状及合并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10100)6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方:黄芪60 g,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0 g,地龙10 g,川芎10 g,赤芍10 g,煎汤服,每日1付,每日两次。两组均可根据病情予常规西药治疗,如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一次,控制好血压、血糖、防治应激性溃疡及高热者予物理降温等,并积极防治并发症,不再使用其他中药饮片或针剂。

    1.5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进行凝血四项、血液流变学、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及体格检查。安全性检测:观察患者血、尿、便常规,心、肝、肾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治疗疗效评定标准【sup】[4]【/sup】。

    1.7 统计学处理 用PEMS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治疗组愈显率为48.5%,总有效率为93.9%,进展性卒中发生率为0;对照组愈显率为3.0%,总有效率为24.2%,进展性卒中发生率为2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x±s)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比较(见表3) 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比较(x±s)

    2.4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各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及心、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改变,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脑梗死属中医“薄厥”“偏枯”“卒中”“中风”范畴,起病急骤,急性期的治疗对预后很关键。目前对于18岁以上,75岁以下人群若有溶栓的适应证,可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在1996年美国FDA通过了对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认证后进入临床的,此项认证是基于1995年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和卒中协会的一项研究【sup】[5]【/sup】作出的,在3 h时间窗内进行静脉tPA溶栓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后。但是经过多个国家多年临床观察,该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难以估计有益与危险之比【sup】[6]【/sup】。另外,对于超过时间窗的患者可考虑降纤治疗,降纤药物主要应用东菱迪芙(巴曲酶),在发病后72 h内使用该药物降纤,在适应证范围内安全系数较高,但仍有继发出血的个例报道。然而对于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及其他脏器功能降低,上述两种方法均应慎用。

    老年人素体已虚,气血衰半。《内经》曰:“虚邪客于身半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张景岳认为:“精虚则气怯,所以眩晕卒倒……非风卒倒,无非气脱而然”。《医林改错》曰:“半身不遂。亏损之气,是其根本”。“元气一亏。经络自然亏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归并于右侧,左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老年人气不足运血乏力,血行滞涩,瘀血运行不畅,停滞于脑府肢体脉络,脑府肢体脉络痹阻,发生中风,临床多见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虚为主之病证。本虚主要是气虚,标实主要是血瘀。指出主要病机是“气虚血瘀”。因此治疗原则应以益气为主,活血化瘀通络辅之。益气活血通络汤以黄芪为君药,黄芪益气通脉,健脾补中,桃仁、红花、地龙活血化瘀,川芎能行气,推动血行,当归、赤芍养血活血,诸药合用,起到益气活血通脉之功。气助血行,黄芪与活血药合用,更能促进血液运行。脑脉通畅,脑府恢复濡养。

    疏血通的主要成分是水蛭和地龙,水蛭味咸苦,性平,为破血逐瘀良药。《本草经百种录》曰:“水蛭性迟缓而善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87KB,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