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1年第6期
编号:12138440
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6期
     谢西梅,武平,杨运宽,陈婷,张霞

    中图分类号:R743.3 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6-0738-03

    缺血性中风属祖国医学“中风”和“卒中”范畴,是由于脑部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相应区域缺血、低氧,造成脑组织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生化代谢失常、生理功能丧失、病理形态软化改变等,是一种在脑组织上受到多层次、多方面损害的疾病【sup】[1]【/sup】。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中风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疗效确切,同时其作用机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不少学者对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现综述如下。

    1 针刺对血流变状态的影响

    血液流变性异常是导致脑卒中的病因之一。脑卒中患者血液具有浓稠性、黏滞性、聚集性的特点。因此,改善血液流变性有利于保证微循环的正常运行,维持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平衡,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周飞等【sup】[2,3]【/sup】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和脑梗死体积测定以及通过对脑梗死家兔颅脑动态CT时间-密度曲线分析均发现,在缺血后立即给予电针治疗可显著增加脑梗死大鼠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增加缺血区脑组织的血液灌流量,降低缺血区血管内血流充盈时间,使缺血组织局部维持有效的血供,从而对抗缺血引起的损伤。余淑玲等【sup】[4]【/sup】发现电针刺激急性脑梗死家兔“百会”“水沟”穴后,可以明显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含量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