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138429
夜间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杨林爱,史志刚
第1页

    参见附件(2028KB,3页)。

     摘要:目的 观察夜间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为进展性脑梗死病人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输注,每日两次,疗程为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夜间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300 mL~500 mL,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治疗过程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展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64.2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昼夜疗法,夜间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能有效防止进展性脑梗死的梗死面积继续扩大,阻止神经功能缺损继续加重,明显阻止进展性脑梗死的发展。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夜间;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奥扎格雷钠

    中图分类号:R743 R25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6-0755-02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stroke)是指缺血性脑梗死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微,经临床治疗的同时,在48 h内,少部分在1周内仍不断进展,呈阶梯式加重,直至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在脑梗死病人中约占26%~43%,目前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而且很容易产生医患纠纷。为当前临床医生非常关注的一大难题。如果能早期有效阻止病情进展,就可以明显降低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本文根据进展性脑梗死病人多在静态下发病并继续加重及病人昼夜心率、血压、血流变化,不同的生理病理特征,采用昼夜疗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2006年8月—2010年8月治疗的84例进展性脑梗死病人,均为住院患者,发病时间在6 h以上。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sup】[1]【/sup】。血压<200/110 mmHg(1 mmHg0.133 kPa),发病后神经功能症状轻微,有不同程度的半身麻木、无力、头晕等局灶症状,但呈渐进性加重。并经头颅CT证实,排除脑出血和既往有梗死而遗留神经功能缺损者,无心功能不全,无肝、肾功能损害,无血液病及出血倾向者等禁忌症者,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奥扎格雷钠过敏史者,发病后未经抗凝,溶栓治疗者。

    1.2 临床资料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sup】[2]【/sup】及发病的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42岁~77岁,平均60.5岁;病程:发病7 h~26 h,平均17.5 h;糖尿病6例,高血压16例,高脂血症12例,冠心病3例,有脑梗死病史2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3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轻度31例,中度11例;梗死的部位:基底节28例,小脑8例,脑叶6例。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40岁~78岁,平均60.4岁;病程:发病8 h~25 h,平均17 h;高血压18例,糖尿病5例,高酯血症14例,冠心病2例,有脑神经病史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轻度32例,中度10例;梗死部位:基底节26例,小脑9例,脑叶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及伴随疾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脑梗死的常规治疗,同时适当控制血压,降低血脂,控制糖尿病,改善心脏供血和其他相应的对症治疗。所有病人均进行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奥扎格雷钠80 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2次,连用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22:00点左右开始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因低分子右旋糖酐的半衰期为3 h),根据血压高低,调整用药量,患者血压正常或偏低者用500 mL,有高血压病史者用300 mL;滴速根据:血压不高者,无心脏病者,年龄在60岁以下者,每分钟滴速控制在30滴~40滴,有高血压病史者或有心脏病者,年龄在60岁以上者,每分钟滴速控制在20滴~30滴,连用1周。

    1.4 安全监测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后3 d、7 d、14 d分别经头颅CT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了解病人有无出血倾向,过敏史。出血现象,如有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皮肤出血点及紫斑,穿刺部位出血,皮疹,血压的明显改变等为终止治疗指标。

    1.5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7 d后、14 d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复查头颅CT、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检查。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sup】2【/sup】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用药后病情进展情况比较 治疗组42例,用药后有22例未再进展,并逐渐恢复,15例有不同程度的进展,但进展较轻,有5例明显进展,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对照组42例,有13例未再进展,用药后有14例进展较轻,有15例明显进展,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0%、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s)分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有3例出现轻微皮疹、发痒,2例出现血压增高,5例出现恶心,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按规定完成治疗,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3 讨 论

    脑梗死患者,大部分是因不同原因致动脉内膜损伤,动脉硬化,血管狭窄或血液黏稠度增高的基础上,在夜间病人入睡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减慢,血压进入低峰时,血流缓慢,易致血栓形成,而进展性脑梗死同样因此原因,血栓形成并逐渐增高大,致梗死面积扩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逐渐加重。因低分子右旋糖酐的半衰期为3 h,静脉输注后立即开始从血液中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用药1 h内经肾脏排出50%,所以病人在晚上入睡前22:00左右开始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它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血管外水分进入循环而增加血容量,升高和维持血压,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sup】[3]【/sup】,并使凝血因子相应稀释,还能防止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抑制血小板的释放,产生抗凝血,抗血小板的作用。而达到防止血栓形成,阻止形成的血栓扩大。

    Kooteh等【sup】[5]【/sup】研究发现在脑缺血第一个48 h内尿中血栓素A【sub】2【/sub】(TXA【sub】2【/sub】)代谢产物11-D-血栓素B【sub】2【/sub】(TXB【sub】2【/sub】)显著升高,提示脑缺血急性期血栓素生物合成增强,血小板激活增加,而奥扎格雷钠为高效选择性TXA【sub】2【/sub】合成酶抑制剂,能阻碍前列环素H【sub】2【/sub】(PGH【sub】2【/sub】)生成TXA【sub】2【/sub】,静脉用药还能降低TXB【sub】2【/sub】水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2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