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195729
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MDA水平影响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何建明,李玉蓉,韦英秀,胡宏波
第1页

    参见附件(1531KB,3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4月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发病时间不超过24 h。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所有病例均排除严重感染,肿瘤,慢性心、肝、肾功能不全及昏迷者。男40例,女20例,年龄51岁~80岁(63.5岁±4.17岁)。按照2000年全国脑血管病专题研讨会脑卒中分型分期,按梗死灶的最大直径,再分为大面积梗死(>5 cm)18例,中面积梗死(3 cm~5 cm)23例,小面积梗死(1.6 cm~3 cm)19例。按中国卒中量表(CCS)评分分为

    3型:轻型20例、中型23例和重型17例。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梗死的部位、面积及神经功能评分等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另设健康组60名,男35名,女25名,年龄53岁~77岁(64.6±4.24岁)。健康组与脑梗死组年龄、性别分布经齐同性检验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凝、抗栓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并配合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疗程均为14 d。

    1.3 标本采集及处理 脑梗死患者分别在发病或入组后的1 d、3 d、7 d、14 d各采血1次,均采晨间空腹肘静脉血,静置30 min,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清,-20 ℃保存。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VEGF(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血清MDA水平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试剂盒购自南京聚力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同组变量间的关系常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脑梗死组与健康组VEGF水平比较 脑梗死组4个时间点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相应时期内脑梗死组外周血VEGF水平均明显较健康组升高。脑梗死组患者VEGF水平有一波动过程,第1天最低,从第3天至第7天为上升阶段,以第7天最高、第14天又有所回降,但仍较健康组高。详见表1。

    2.2 脑梗死组与健康组MDA水平比较 脑梗死组发病1 d、3 d,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在7 d及14 d,两组MD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患者MDA水平于发病前3 d明显升高,以后逐渐恢复正常。详见表2。

    2.3 梗死灶大小与VEGF、MDA水平之间的关系 发病3 d、14 d,患者血清VEGF水平随着梗死面积增大而升高,检测结果大面积梗死组与中面积梗死组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组,两者与小面积梗死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发病第3天,患者血清MDA水平随着梗死面积增大而升高,大面积梗死组与中面积梗死组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组(P<0.01);至病程14 d时,3组间MDA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3。

    2.4 病情严重程度与VEGF、MDA水平之间的关系 发病3 d、14 d,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而呈升高趋势,检测结果重型组与中型组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或P<0.01)。发病第3天,患者病情越重,血清MDA水平越高,重型组和中型组与轻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至病程第14天时,MDA检测结果在病情轻、中、重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2.5 治疗组与对照组VEGF、MDA水平比较 治疗组经脑心通胶囊干预治疗后患者血清VEGF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其中第3、7、1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MDA水平在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3 讨 论

    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是由两个亚基间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其主要生物学作用就是诱导内皮细胞的增殖,促进血管形成,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脑缺血缺氧[3]。在正常情况下,脑内无VEGF表达,而当脑缺血发生后,低氧作为一种信号直接激活VEGF/VEGF受体(VEGFR)系统,诱导VEGF的表达增高,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受体,诱导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形成[4,5]。在脑梗死发生早期,VECF在维持和恢复内皮细胞的完整性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后期VEGF是高度特异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剂,通过刺激缺氧组织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或恢复内皮的完整性,可促使血管内皮再生,抑制血管内膜增厚,防止再狭窄,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本研究发现,脑梗死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而且脑梗死急性期的两周内VEGF变化随着病程呈动态变化过程。患者血清VEGF浓度呈高表达,从第1天至第7天为上升趋势,以第7天为最高,第14天开始回降,这表明VEGF对缺氧因素的反应,存在负反馈机制。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脑血流减少,迅速上调VEGF表达,促进缺血半暗带脑血管新生,随侧支循环的建立,脑血供得到改善,VEGF的产生逐渐减少。

    自由基在脑缺血缺氧损伤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MDA作为氧自由基与生物膜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代谢产物,其含量的变化间接地反映了组织中氧化自由基含量的变化,通过测定MDA含量可以估计脑组织中氧自由基水平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强弱,对研究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及第3天,MDA水平明显异常,但在第7天及第14天已逐渐恢复正常。

    VEGF和自由基MDA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都有参与脑水肿作用[2,6]。VEGF是通过增加血管的通透性, 直接破坏了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形成脑水肿的,而MDA主要通过攻击脑内细胞膜磷脂中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不饱和双键,直接造成细胞损伤发生脑水肿[6,7]。本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发病急性期(第3天)及恢复期的第2周,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梗死面积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即随着梗死面积越大、病情越重,VEGF水平越高;而MDA水平只有在发病第3天才与梗死面积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VEGF、MDA都共同参与了脑梗死急性期血管病理损伤过程,但是它们的损伤机制有所不同。VEGF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31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