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13165
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含量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胡仁平,陈奕农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及(Fib)D二聚体(DD)含量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D和Fib水平。比较进展性脑梗死、非进展性脑梗死及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变化。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D含量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明显的高凝状态,这与其发生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中图分类号:R743 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02017402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临床上经过治疗后病情仍进行性加重的脑梗死,病情进展一般发生在发病后6 h至数天。这些患者在发病数小时到数天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从而导致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其发生率占卒中患者的20%~40%,是一种难治性脑血管病,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导致进展性脑梗死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有很多,与血管狭窄、急性期血压下降、血糖升高、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高胆固醇血症以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有密切关系。本文就本院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其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检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2月—2011年5月首次发病且于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其中进展性脑梗死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62.23±12.14)岁;非进展性脑梗死74例,男42例,女32例,年龄(61.72±11.84)岁。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且经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伴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肿瘤、脑出血,近期有感染以及起病24 h后入院的患者。进展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入院后1周内患者临床症状加重,瘫痪肢体肌力较入院时下降2级或2级以上,或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量表(SSS)评分增加9分及9分以上,或SSS评分较入院时增加18%,除外脑梗死后出血,发生其他新梗死灶或因严重的感染、高热、心功能不全所致的病情进展。另设对照组34名,全部来自我院同期健康成年体检者,男16名,女18名,年龄(59.73±9.73)岁。3组年龄、性别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标本采集与处理 所有待测人群抽取早晨空腹肘静脉血4 mL,3.8%枸橼酸钠抗凝,抽血后2 h内进行检测。

    1.3 测定方法 纤维蛋白原测定采用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凝仪,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DD和Fib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D含量较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明显升高(P<0.05);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D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进展性脑梗死临床常见,处理棘手,预后不良。往往因住院治疗期间出现病情加重,患者满意度降低,严重的可能导致医患矛盾。研究表明[2],脑梗死患者的凝血因子X、纤溶酶原的活性增强、血液黏稠度及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增高,当脑梗死发生时,局部血流中断,凝血因子在局部增高,加之血液黏度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变,易导致血栓蔓延,缺血缺氧范围扩大,进而发展为进展性脑梗死。

    血浆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过活化因子交联后,再经过纤维溶解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血浆DD是在凝血酶及Ⅻ因子作用下交联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后的终末产物。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分泌的分子量为340 kDa,在血浆中含量较高的大分子糖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性蛋白,血浓度为2.0 g/L~4.0 g/L,为血小板聚集、血液凝固及止血所必需的成分。Fib是反映血凝状态的指标之一,其增多不但为血凝过程提供了较高的促酶反应底物,同时可使血液黏滞性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血液流动性降低,进而影响到血液的大循环和微循环[3]。

    本研究结果发现,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明显的高Fib和DD状态,血浆Fib和DD增高在进展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与其病情进展密切相关,临床上可以用上述指标的水平联合判断病情,监测脑梗死后患者的血浆Fib和DD水平有预测病情进展、卒中再发的意义,这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相符[4]。因此,对上述指标有异常的脑梗死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降纤、抗凝等有针对性的治疗,对防止出现进展性脑梗死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6,29(6):379 38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6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