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13174
养心氏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张俊,贾秀丽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观察养心氏联合针刺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和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临床纳入颈性眩晕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养心氏联合针刺疗法)40例和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胶囊)40例。疗程为4周, 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并对两组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疗效症状评分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ESCV评分量表中,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眩晕、颈项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而在心理及社会适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氏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有良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表现。

    关键词:颈性眩晕;养心氏;针灸;氟桂利嗪胶囊

    中图分类号:R255.3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02018702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因其常影响椎基底动脉对脑部的供血,故又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缺血综合征等。颈性眩晕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最常见的病因是由于颈椎不稳,对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构成机械刺激,激惹颈交感神经使椎动脉血管收缩,造成椎基底动脉缺血而产生眩晕。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年龄明显提前,据临床报道,颈动脉狭窄所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故而引起临床普遍关注。目前本病缺乏统一的疗效评判标准,临床上也仅限于从症状方面对其进行治疗,而对其产生原因未予以特殊重视。中医治疗颈性眩晕的历史源远流长,疗效明显。笔者从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9月天津南开中医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的颈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4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2个月。对照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6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4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进行诊断。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扑倒;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

    1.2.2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2]为诊断标准,凡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者。曾有猝倒发作,伴颈性眩晕;旋颈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多伴有交感神经激惹症;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属于养心氏治疗范围;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均有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者,排除经检查证实有脑部炎症、肿瘤、出血、外伤者;年龄15岁~70岁。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中医诊断标准者;不符合西医诊断标准者;不属于养心氏治疗范围者;有明显兼夹证或合并症者;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者;合并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严重原发病及精神病患者;不按时治疗,无法判定疗效者;资料不全,影响疗效者;不依从设计方案规定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西比灵)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每日10 mg,晚饭后顿服,共服用4周。

    治疗组予养心氏片(青岛国风药业),每次3片,每日3次,共服用4周。针刺方法具体如下,取穴:风池、完骨、天柱、颈3~7夹脊穴。伴肝阳上亢者,加太冲、行间;伴痰湿中阻者,加头维、丰隆;伴肾精亏虚者,加百会、悬钟;伴气血虚弱者,加足三里、血海。操作:选用30号1.5寸不锈钢毫针, 常规消毒后进针,针刺深度为0.5寸~1寸,均施平补平泻手法。以上各穴均在得气后施行手法,留针30 min,中间行针2次,每日1次。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1.6 观察指标 通过《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进行疗效症状评分。

    1.7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眩晕完全消失,伴随症状及体征解除,TCD正常;显效:眩晕基本消失,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TCD大致正常;有效:眩晕有缓解,伴随症状及体征减轻,TCD接近正常,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无效:眩晕无变化,伴随症状及体征仍存在,TCD无明显变化。

    1.8 统计学处理 将采集的病例数据用SPSS11.5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别运用χ2检验、方差分析、t检验等进行分析比较。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两组ESCV评分量表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在眩晕、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颈肩痛方面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而在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颈性眩晕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位在清窍,乃由风、火、痰、虚、瘀引起清窍失养所致,以虚证或本虚标实多见,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颈项僵痛等症。中医有关“眩晕”的记载,始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明•张介宾在《眩晕论》中不但提出“无虚不作眩”之理论,还着重指出“上虚则眩”,这与现代医学中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晕十分相似[3]。本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七情、饮食、劳逸及外伤等方面。正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述:“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伤”。颈部外伤,以致经络不通,气血闭阻运行不畅,精血不能上注于头部,亦可能发生眩晕。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可分为六方面:气血亏虚,脑髓失养;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肝阳上亢,上扰清窍;痰湿中阻,清气不升;风火相兼,挟瘀上蒙清窍及瘀血内阻,经络不畅。

    养心氏片为现代中药制剂,内含黄芪、党参、当归、丹参、延胡索、黄连、葛根、生地、山楂等中药,具有益气活血、扶正固本之作用,用于气虚血瘀诸证。颈性眩晕以虚证居多,病程较长,迁延难愈,所谓“久病入络”、“久病必瘀”。方中黄芪、党参可补益心气,扶正固本;丹参、葛根、当归、山楂可养血活血,祛瘀通脉;黄连清心泻火,补益心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和消除动脉硬化,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山楂为天然降脂要药,能软化血管改善心脑血管血流量;当归有抗血小板凝集、扩张血管、改善外周循环作用;黄芪可降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0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