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6024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82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陈强
第1页

    参见附件(497KB,1页)。

     中图分类号:R541.7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02023201

    室性早搏可有心悸或者心搏骤停感,频发早搏可致乏力,头昏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1]。笔者于2007年3月—2011年3月以炙甘草汤加疏肝理气药为基础方辨证治疗室性早搏,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3月—2011年3月164例病例均有心电图或者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符合室性早搏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心悸诊断辨证标准。按就诊时间顺序编号,按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2例,男36例,女46例;年龄14岁~80岁(39.26岁±6.25岁);病程3个月至18年(32.81个月±6.22个月);其中有基础心脏病38例。对照组82例,男36例,女46例,年龄15岁~79岁(38.79岁±6.31岁);病程3个月至18年(33.23个月±5.92个月);其中有基础心脏病39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合并有肝、肾、血液系统严重疾病,妊娠,哺乳期妇女,不能坚持服药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12.5 mg~25 mg,每日2次,酌情用地西泮2.5 mg,每日1次~3次。治疗组以加味炙甘草汤为基础方,组方:炙甘草20 g,生地黄40 g,人参15 g,麦门冬30 g,阿胶10 g(烊化),桂枝15 g,麻仁15 g,生姜10 g,大枣15 g,柴胡15 g,合欢皮30 g,夜交藤30 g。伴气短自汗,纳少,属心脾两虚,加黄芪、当归;伴心中烦热,口干,属阴虚火旺,去桂枝、生姜加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五味子、珍珠母;胸闷心痛阵发,或面唇紫暗,属心血瘀阻,加桃仁、红花;胸闷气喘,面浮足肿,尿少,属水气凌心,加白术、茯苓;畏寒肢冷,属心阳虚弱,加附片、龙骨、牡蛎,提高人参、桂枝之量。用法:浸泡上述诸药30 min后,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口服,两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复查,观察室性早搏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评定。显效:症状消失,室性早搏消失或偶发;有效:症状减轻或发作间歇时间延长,室性早搏减少>50%;无效:症状及心律失常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见表1)

    3 讨 论

    室性早搏是由情绪激动、焦虑、药物等多种诱因诱发,器质性心脏病人群在一定条件下,可演变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西医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故很少应用,常给予对症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心悸多因气郁暗耗阴血,心血不足,心失所养,不能藏神而神不安,志不宁;心阳不振,不能温养心脉,阳虚水泛,心主火而恶水,水即自停,心自不安,则为悸;心阳不振,血行不畅,心脉痹阻而发心悸。故治以补血养心,温通心脉为主。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载有:“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故选炙甘草汤为主方,方中炙甘草补气生血,温通血脉,生地滋阴补血充脉养心,二药共重用,益气养心以复脉为主药,党参、大枣补益心脾,补脾化血,阿胶、麦门冬、麻仁甘润养心血、充血脉,桂枝、生姜辛温走散,温心阳,通血脉,使气血流畅以助脉气接续,诸药合用阴阳调节,气足血充畅行于脉,脉气接续诸症自愈。《薛氏医案》曰:“肝气通则心和,肝气滞则心乏。此心病先求于肝,求其源也”。现代人肝气不舒也为本病常见原因,故加柴胡、合欢皮、夜交藤疏肝解郁,养血活血,在临床中辨证加减取得良好疗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炙甘草汤能显著地降低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并能使心律失常总发生率降低[4]。其中甘草酸、人参总皂苷为人参抗心律失常的主要有效成分。故在临床中炙甘草用量不低于20 g,人参量不低于15 g。本方补益气血,扶正祛邪,调整阴阳,治疗心悸同时增强体质,对有心脏基础疾病或者中老年患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97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