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2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251596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刘彩萍 张贵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观察环磷酸腺苷葡甲胺(心先安,MAC)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MAC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扩血管、利尿、降压、改善心功能等。MAC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MAC 120 mg加入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总心率、平均心率、最小心率的变化、心电图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MAC组治疗后24 h总心率、平均心率和最小心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MAC组24 h总心率、平均心率和最小心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MAC组为78.3%,对照组为87.0%;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MAC组为73.9%,对照组为87.0%。MCA组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AC能增加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 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环磷酸腺苷葡甲胺;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率

    中图分类号:R541.7 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08092502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因窦房结、房室结功能障碍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一种以心动过缓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对诊断具有特定的意义。治疗上通常针对病因,应用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基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但长期应用往往效果欠佳,且易发生副反应,患者难以耐受,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给患者带来精神及经济上的负担。2009年8月—2011年10月,我院应用环磷酸腺苷葡甲胺(心先安,MAC)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23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8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MAC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30岁~87岁(63.4岁±4.6岁);病程2周至3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1例,窦性心动过缓7例,交界性逸搏心律3例,窦房阻滞2例。对照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31岁~89岁(64.2岁±4.8岁);病程3周至5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2例,窦性心动过缓7例,交界性逸搏心律3例,窦房阻滞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扩血管、利尿、降压、改善心功能等。MAC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MAC120 mg加入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两组均不使用抗胆碱能、拟肾上腺能神经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ECG、Holter的改变,计算平均心率、最小心率。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ECG心率≥55次/min,Holter平均心率≥50次/min,或提高10次/min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减轻,ECG心率≥45次/min,Holter平均心率提高5次/min~10次/min,无窦性停搏及快慢综合征发生;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ECG、Holter心率无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化 对照组治疗后24 h总心率、平均心率和最小心率稍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C组治疗后24 h总心率、平均心率和最小心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MAC组24 h总心率、平均心率和最小心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见表2)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3 讨 论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以心动过缓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机制是窦房结或房室结组织,由于发生退行性改变和纤维化,导致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障碍,轻者临床可没有任何症状,严重者可引起重要器官损伤或心源性猝死,其预后较其他心律失常差,并且在治疗上有一定难度,目前临床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以改善心肌供血,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基肾上腺素等提高心室率,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不仅副反应大且疗效持续时间短[1],有的可根据患者情况安装心脏起搏器,但由于价格昂贵,操作有一定难度,所以在大部分中小医院实施有一定难度。

    本研究通过应用MAC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疗效,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变和24 h心率提高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目前认为,MAC是非洋地黄类强心剂,是唯一用于临床的第二信使药,极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2],可促使Ca2+通道膜蛋白磷酸化,Ca2+通道激活,使Ca2+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环磷腺苷(cAMP)的脂溶性和稳定性,最大程度发挥cAMP的药理作用;在体内可发挥激素作用,改善细胞膜功能,促进合成代谢,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缺血缺氧的心肌,改善心功能[3,4];研究表明[5,6],MAC可兴奋窦房结功能,提高自律性,改善窦房结P细胞的功能和改善传导功能,从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且副反应少,疗效确切。本研究通过对23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观察对比,也说明了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AC,对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有益的,特别是对于心排血量不足,尚未或不能安装起搏器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广阔的治疗前景。

    参考文献:

    [1] 欧阳璠.中西医结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56例[J].现代中医药,2010,30(4):13.

    [2] 周洪富.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6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