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2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251599
心可舒对高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常晖 常乐军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心可舒对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给予心可舒和阿司匹林;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吡拉西坦盐水+血栓通注射液5支),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脂等指标检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CRP、FIB、D二聚体较治疗前降低(P<0.05),并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心可舒不仅有调节血脂的作用,还具有抗脂质变化,保护血管内皮等多种作用。

    关键词:心可舒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血脂

    中图分类号:R543.4 R289.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08093102

    2011年2月以来,我院对100例心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异常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0例患者为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心脑科住院病例,经彩色多普勒和血生化检验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异常。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和冠心病诊断标准(依据WHO标准)[1]。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60岁~85岁,平均69.3岁;冠心病36例,脑血管病16例,双侧颈动脉病变28例,单侧9例,伴高脂血症27例,高血压病31例,糖尿病15例。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60岁~77岁,平均63.7岁;双侧颈动脉病变28例,单侧13例,伴高脂血症35例,高血压病38例,糖尿病18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及并发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心可舒片2粒,3次/日,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1次/日。对照组常规给予吡拉西坦盐水、血栓通等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变态反应,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皮疹瘙痒);血、粪、尿三大常规,肝肾功等。

    在纳入第1天和6个月后采集静脉血,检测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4 颈动脉超声检查 所有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超声仪为东芝NDMIO30型,探头频率(5~7)MHz对颅外段颈内、外动脉,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取最厚处记录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硬化狭窄程度则根据公式计算[2]。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颈动脉和斑块面积比较(见表1)

    2.2 两组CRP、FIB、D二聚体及血脂指标比较(见表2)

    2.3 两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 治疗组在6个月内,再次出现冠心病、心绞痛2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例,发生急性脑梗死1例,心脑血管发生率8%。对照组再次出现冠心病心绞痛4例,急性脑梗死2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胆固醇血症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压力功能有损害作用。血脂中脂质含量增高亦是血液黏度升高的物质基础之一,而血黏度升高又能促使高脂血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导致血液流速缓慢,容易形成血栓,成为诱发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卒中的原因之一。心绞痛和TIA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同龄人群,并且颈动脉狭窄程度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状况都与心绞痛、心肌梗死和TIA,完全性卒中的发生有关。斑块的进展程度与炎症的反应密切相关,大多研究者仍支持斑块脱落微粒子学说和动脉狭窄引起的痉挛学说[3,4],因此高胆固醇血症,TG血症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都是造成动脉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心可舒是目前经国家批准,可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药物,其成分为三七、丹参、木香、葛根、山楂等。具有益气扶正,活血、调补五脏,滋阴补肾,宁心柔肝,祛瘀补虚,调节血脂的作用。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范畴,其病因病机有虚实两端,本虚包括气血阴阳之虚,标实有瘀血气滞、寒凝等,故治疗多以调整阴阳,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通腑降浊为主,本方除能调脂降黏之外,更显活血醒神作用,即对冠心病有肯定疗效外,更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TIA和缺血性脑梗死发生的良好前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本品可增加心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改善微循环,缩小梗死面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活性,预防血栓形成,并可清除氧自由基,对抗脂质过氧化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调节血脂,降低血黏度,改变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本研究显示,心可舒组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变小,血清TC、LDL水平显著下降,HDL水平显著升高,进一步证实了心可舒确切的调脂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可舒组治疗后CRP、FIB、D二聚体均明显下降,心可舒对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在颈动脉硬化斑块病理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可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作用,其功能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有关。

    参考文献:

    [1] 陈国伟, 顾菊康,陈灏珠.心血管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20421.

    [2] Kim HY,Kim CJ,Rho TH,et a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4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