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2年第10期
编号:12333739
相火离位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相关性初探(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 2012年第10期
     典型病例:病人,女,68岁,发现血压高5年余来就诊,问诊:经常觉得头晕,伴畏寒怕冷,尤其觉得腰背部怕冷,腰膝酸痛,夜尿多,易口舌生疮,易上火,常觉有一股气从腹部往头部上冲等,纳呆;触诊:四肢不温;望诊: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腻而滑;脉诊:脉弱而沉,尤以肾脉为甚。病人5年来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日2次,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 mg,每日1次,褔辛普利片10 mg,每日1次。但是血压仍居高不下,血压经常在170/10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就诊后四诊合参考虑相火离位、肾脾阳虚为该病人的根本病机。相火离位,阳气亏虚特别肾阳亏虚则畏寒怕冷,尤其觉得腰背部怕冷,四肢不温,夜尿多,腰膝酸痛。脾阳不足则胃纳差。相火离位,阳气亏虚则阴盛格阳,阴火上炎则见口舌易生疮,易上火。脾肾阳虚则痰湿不能健运则舌苔白腻而滑,舌淡及脉沉弱亦为阳气亏虚之证。治则:温通潜阳,健脾化湿,引火归元。方药:制附子15 g(先煎),干姜30 g,炙甘草8 g,磁石20 g,龟板6 g,生龙骨20 g,生牡蛎15 g,山萸肉35 g,桂枝15 g,淫羊藿15 g,杜仲15 g,巴戟天15 g,茯苓35 g,砂仁10 g,白术25 g,苍术20 g,川芎15 g,地龙10 g。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服3次,1个月为疗程。方以制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四逆汤温阳扶阳;磁石、龟板、生龙骨、生牡蛎潜阳,协助四逆汤达到温潜作用;山萸肉、桂枝、淫羊藿、杜仲、巴戟天辅助干姜附子温阳化气;茯苓、砂仁、苍术、白术运化脾胃、畅通中焦,有利于温阳的药物能够直达下焦;川芎、地龙协助温阳潜阳诸药达到宣通作用。全方共同达到温通潜阳,畅通中焦,引火归元的作用。服15 d后血压开始平稳,血压降为145/95 mmHg,头晕、四肢不温、胃纳差等症状有明显好转。1个月后血压降为140/85 mmHg,停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及福辛普利片。2个月后血压降为135/85 mmHg,舌苔白腻滑明显好转,已无头晕、四肢不温、畏寒怕冷等症状,夜尿减为每晚1次,腰膝酸痛症状消失。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日2次,改为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每日1次。以原方随证加减又服3个月血压平稳,血压降为128~135/75~85 mmHg,停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嘱隔天服用一剂中药维持疗效。服药1年后仅服中药血压稳定,自觉身体素质大有提高。
, http://www.100md.com
    总之,剖析相火离位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给临床用药提供了思路。用引火归元,温通潜阳的方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值得借鉴、值得深入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1],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实验指标相关性的研究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依据,不仅有助于揭示其证候本质、指导临床治疗,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必由之路[2]。今后研究方向将进行相火离位与现代实验指标相关性的研究为引火归元,温通潜阳治疗提供了更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学美,富宏,刘庚信.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3):174175.

    [2] 陶丽丽,马晓昌.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3):190192., 百拇医药(陈晓锋 李飞祥)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