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4年第9期
编号:1264357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的临床特点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9期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以期减少住院死亡率。方法 ①收集山西博爱医院心内科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2008年—2012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采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至死亡时间、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病史,是否有吸烟史、家族史、饮酒史,是否再灌注治疗、住院期间合并症。②用Logistic统计分析方法筛选与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发病时间和死亡时间采用圆分布资料分析。结果 女性死亡是男性的2.5倍;高龄组死亡是低龄组的2.3倍;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死亡是对照组的2.8倍;再灌注治疗者死亡是对照组的0.45倍;泵衰竭组死亡是对照组的16.8倍(P<0.05);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吸烟史、家族史、饮酒史以及肺部感染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前后(Z=4.762,P<0.01),死亡高峰集中在每年的12月19日前后(Z=4.263,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与年龄、性别、有无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是否合并泵衰竭及致死性心律失常有关,再灌注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风险。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和死亡高峰均与季节有关 ......
------
    冯巧爱 郭文玲 曹静 张水旺 山西博爱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以期减少住院死亡率。方法 1收集山西博爱医院心内科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2008年—2012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采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至死亡时间、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病史,是否有吸烟史、家族史、饮酒史,是否再灌注治疗、住院期间合并症。2用Logistic统计分析方法筛选与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发病时间和死亡时间采用圆分布资料分析。结果女性死亡是男性的2.5倍;高龄组死亡是低龄组的2.3倍;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死亡是对照组的2.8倍;再灌注治疗者死亡是对照组的0.45倍;泵衰竭组死亡是对照组的16.8倍(P0.05);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吸烟史、家族史、饮酒史以及肺部感染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前后(Z=4.762,P0.01),死亡高峰集中在每年的12月19日前后(Z=4.263,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与年龄、性别、有无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是否合并泵衰竭及致死性心律失常有关,再灌注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风险。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和死亡高峰均与季节有关。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住院死亡 危险因素 季节

    【分类号】R542.22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渐升高[1]。本研究总结近5年来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从而使高危患者及早得到重视和预防,以期减少住院死亡率。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山西博爱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急性心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