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护士》 > 2007年第7期
编号:11540060
“家贼”怎么防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日 《家庭护士》 2007年第7期
     事例:

    小袁是个男孩子,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小袁的爸爸认为家里虽然富裕,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让他从小就尝试些挫折教育。所以,他开始有意识地拒绝孩子的要求。

    小袁要求买一个最新款的玩具,爸爸妈妈都拒绝了他。失望的小袁躺在地上大哭大闹,闹了一阵子,看父母没什么反应,只好自己站起身来。小袁爸爸和妈妈感到这种教育方式还是有效的,心里暗暗高兴。

    不久,家里发现少了1 000块钱。原来,小袁趁父母午休,把钱偷走了。小袁的爸妈很悲哀:都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自己的孩子怎么就成了这样一个“家贼”?

    分析:

    孩子变成“家贼”的几种原因:

    1.孩子心理没有成熟。

    2.父母没有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给钱大方,结果养成了孩子乱花乱用的习惯,当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偷窃行为。

    3.父母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给“家贼”造就条件。

    4.个人私欲的诱发。

    5.交往朋友不当。

    建议:

    1.自我反省:错误发生在孩子身上,根子还在父母身上。许多父母平时不注意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反而常常助长孩子为所欲为。要纠正孩子的这种毛病,父母应从自身做起:除了给孩子讲清问题的性质和危害,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创造条件,鼓励他做一些不愿做但必须做的事,教育他不做自己想做但又不允许做的事,让他经受点痛苦和磨难。

    2.综合帮教:孩子出现问题,要从多个层面去解决。通过学校加强教育,及时与教师沟通反映情况,可有效防止偷窃行为进一步恶化。对于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可以请求派出所民警帮教。

    3.预防:检查家里的财物保管是否合理;监督孩子在外结交朋友的状况;给予孩子多一些关爱;防止出现家庭教育真空现象。经常提醒孩子要节约,不要乱花钱。

    4.惩罚:偷窃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尽管偷的是家里的钱。父母必须批评孩子的错误行为,并适当制裁。损失的钱,可以通过劳动、后期表现进步奖励作为补偿。对于屡犯,惩罚的力度可以加大。

    5.宽容:不要轻易地把偷字放在年幼的、心理不够成熟、品质还没成型的孩子身上,更不可把孩子一时犯错当成品质败坏。当孩子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并决心改过时,不妨适时地宽容一下,给予一定的耐心和信心,等待孩子的改变。

    (摘自《家庭科技》), 百拇医药(余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