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护士》 > 2008年第1期
编号:11568756
开展QC活动完善口腔综合治疗台管道消毒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日 《家庭护士》 2008年第1期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1A-0070-01

    随着口腔科学发展,口腔科的器械消毒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改善。我院口腔科一直非常重视消毒工作,为了预防交叉感染,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器械消毒灭菌进行一系列改进,真正做到消毒专人管理、独立包装、专配专用、专柜放置。手机实行一人一机、一使用、一消毒、一打包、一灭菌、一烘干灭菌程序。然而,牙科治疗的医院感染问题并未结束,牙科综合治疗台是口腔科医生诊治病人最基本的设备之一,其内部由气路、水路、电路组成,由此牙科高速手机的回吸易致整个治疗台的水路、气路受污染。我科于2005年11月分别在一天开诊前、病人治疗结束后进行空转、病人治疗结束不进行空转以及一天治疗结束后对手机连接管采集水样检测,结果细菌含量在2x104du/mL-4x104du/mL。因此,我科成立Qc小组对此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现介绍如下。
, 百拇医药
    1 设立课题目标

    1.1 目标值综合治疗台水的细菌含量在200 cfu/mL以下。

    1.2 目标可行性论证卫生部颁发《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制定了有关规章制度,我科牙椅设备先进,领导大力支持,Qc小组由管理人员、护理骨干组成。

    2 分析原因

    2.1 医生护士认识不足,不重视管道消毒牙科器械如手机、车针与病人血液、唾液、口腔组织密切接触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成为控制院内感染的一个重点,但医生护士对管道消毒无具体的操作细节,也无监管制度。

    2.2 牙科手机的缺点易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牙科手机在口腔停转瞬间,机头部位呈现负压,口腔内病原微生物可随唾液、血液经手机的冷却水管道和冷却气管回吸,进而可进入综合治疗台的水路系统内。当下一名病人接受治疗时,回吸的细菌,可随冷却水和冷却气进入病人口腔,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
, 百拇医药
    2.3 使用自来水,水质不能保证自来水的质量经常随时间和地方而变化。在自来水管内的细菌都是机遇性致病菌,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们很容易粘附在管壁上,形成生物膜,以至难以被清除和杀灭,导致牙科椅水管内的细菌数量比自来水管内的细菌多得多。

    3 制定对策

    3.1 使用防回吸手机我科购置了几十把新型防回吸手机,即四孔手机,此手机采取了一种强有力的喷气防回吸新技术,当手机停转时,其可自动增强气路内的气压,因而制造出一个高气压屏障,防止外部污染物回吸人手机的空隙内。

    3.2 每天1次的水路消毒操作步骤:①关掉综合治疗台的电源,取出蒸馏水水瓶,消毒水瓶,并用0.1%健之素消毒液消毒蒸馏水水瓶、消毒水瓶;②灌注200 mL的健之素消毒液人消毒水瓶内,并装上综合治疗台;③打开电源,握住高低速手机及超声波洁牙器的水导管对住大口杯,然后启动消毒键,直到消毒剂呈稳定水流流出1min,然后按住三用枪的出水键让消毒剂流出1 min;④关闭电源,更换另一已消毒的装有蒸馏水的水瓶,打开电源。排出蒸馏水2min。
, http://www.100md.com
    3.3 执行治疗前后及时脚踏脚闸冲洗管腔30 s的规定本调查发现,在治疗后检查管道菌落相当高,而在空转后菌落则明显减少。每天开诊前让机器运转几分钟,可以明显减少夜间积聚在水管内的微生物,在每个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让高速手机空转30 s,有利于清除回吸的大部分细菌,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并且在吸唾系统消毒方面也做了相关规定,即在开诊前冲洗吸唾系统2杯水,每病人治疗结束后冲洗l杯水,每天下班前用0.05%健之素消毒液冲洗2 min,可以防止口腔分泌物在管道内存积,以预防细菌生长与繁殖。

    4 效果

    实施QC小组活动后,于2006年3月按一天开诊前、病人治疗结束后进行空转、病人治疗结束不进行空转以及一天治疗结束后对手机连接管采取水样,检测结果综合治疗台水的细菌含量为12 du/mL~120 cfu/mL,符合美国牙科学会制定的标准,即用于非外科手术的牙科水的细菌含量在200 cfu/mL以下。

    5 巩固措施

    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将管道消毒操作规范化,并纳入助手护士的工作职责中,每月进行细菌培养。

    6 体会

    通过此次的QC活动,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增强了消毒隔离知识,降低了病人就诊疑虑,防止了交叉感染。不过由于Qc小组的人力、财力、资力有限,只能开展小规模的研究,消毒剂对综合治疗台管道的腐蚀作用以及对牙科补牙材料的影响尚待进一步探讨。

    (本文编辑卫竹翠), http://www.100md.com(余青婵 蔡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