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求医问药》 > 2011年第9期
编号:12133100
如何用介入疗法治疗胆总管结石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日 《求医问药》 2011年第9期
     胆总管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也是引起肝外阻塞性黄疸、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及胰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的轻重,与结石阻塞的程度和是否发生胆道感染有关。这类患者在病情发作时若出现了阵发性上腹部绞痛,同时伴有寒战发热和黄疸(三联征),那么该患者出现的症状,就是因结石阻塞而继发胆道感染的典型表现。如果这类患者胆道感染的情况比较严重,还并发了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就会加速病情的发展。其中近半数的这类患者会很快出现烦躁、谵语或嗜睡、昏迷以及血压下降和酸中毒等感染性休克的症状。这时,患者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在1~2日或数小时内就会因循环衰竭而死亡。由此可见,治疗胆总管结石刻不容缓。

    目前,临床上治疗胆总管结石尚无特效药。患者若想根治此病,只能进行手术治疗。以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多为外科开腹取石术及腹腔镜探查取石术。但随着内镜器械的不断进步,以及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外科手术。这种技术是在内镜下实施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该手术是在内镜下利用高频电切刀,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及胆总管末端切开,然后取石。这种手术不仅方法简单,还可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那么,在临床上是如何通过介入疗法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呢?

    人们在进餐后,胆汁就会通过胆管反流到十二指肠内消化食物。而胆管在十二指肠上的开口,就是十二指肠乳头。用内镜经口腔治疗胆总管结石,就是利用这个开口进行的。操作者先将内镜引进患者的口腔,再通过食管和胃到达十二指肠。然后将导管通过内镜的孔道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到胆总管。这时,将造影剂通过导管注入至胆总管内,而后在X线的透视下确定胆总管内结石的位置、数目和大小。不过,十二指肠乳头内有一组括约肌,它可限制胆总管开口的大小。因此,在取石前必须先将括约肌切开。而此前插在胆总管内的导管中有一根金属丝,操作者只要通过手柄就能将其拉紧成弓弦状。这时的金属丝连上高频电流后,就能变成一把电切刀。用这把“电切刀”将括约肌切开后,胆总管的末端就会露出一个较大的开口。而后取出胆总管内的导管,换上取石网篮或气囊,再通过内镜的孔道插进胆总管,就能将其中的结石顺利地取出。不过,若是结石的体积太大而不易被取出时,医生还可先将碎石器插入到胆管内,将结石弄碎后再取出。一般情况下,从胆总管内取出的结石并不是直接将其取出体外,而是将其放置于十二指肠内,让其从肛门自然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一些专家用内镜成功地治愈了一些患者的急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但此类手术目前还不能作为常规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这是因为,胆囊管与胆总管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取石器经过十二指肠乳头到达胆总管后,不容易再转弯拐入胆囊管。同时,由于胆囊管的形态细长,加之管内还有“螺旋瓣”,故可增加结石与器械进出的难度。此外,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也需谨慎使用此方法取石:①十二指肠乳头先天变异或开口过于狭窄的患者。②胆结石的数量过多、过大,质地过硬的患者。③胃肠手术后胆管开口位置发生变化的患者。, 百拇医药(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