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2815982
医者仁术仁心方平血液波澜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日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2013年第12期
     1992年,全省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1999年,全省首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2000年,全省首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2003年,大陆首例无血缘关系骨髓配型;……

    多少个湖南省“首例”诞生在陈方平和他所带领的团队的努力下!这个团队如今已完成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近300例,5年存活率达70%,超过国内平均水平,开创了湖南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良好局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深秋的天气,微凉中带着清爽,记者走进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内,医务人员身影不断穿梭来往,身处其中便可感到他们所肩负的神圣使命。而今天我们要采访的主人公是这所大医院的一院之长,首届湘雅名医、血液病专家——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院长陈方平教授。
, 百拇医药
    追寻青春学者梦

    医生穿上白大褂,就代表着对患者救死扶伤的责任。现在已是湘雅名医的陈方平教授当初为何在众多科室中选择了难以治愈的血液病?陈方平教授的回答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为何他后来在血液病方面会有如此高的造诣,他告诉记者:1982年他在临床实习时接触到了几个白血病患者,在那时他深刻地感受到了血液疾病的诊断对实验室诊断地依赖,对科学的探索,对实验的热爱让他决定挑战当时还无法治愈的“血癌”。

    “要做学问,要在医学上、医学研究上有所建树,要有独立的学术思想,independent idea,这个是非常重要的。”陈方平教授结合自己当年在美国学习的经历强调了独立学术思想的重要性。由要求通电话确定他的英语水平,到亲自开车到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接他,再到他回国后资助二十几万美金为其组建“分子血液实验室”,陈方平的导师B.S.Coller对他的态度由怀疑到肯定再到全力支持,与他独立的学术思想密不可分,正是独立的学术思想赢得了对方的尊重与支持。
, 百拇医药
    “除了独立的学术思想以外,你有一个好的想法,你还要努力的工作,也就是说hard work。”初到美国,导师B.S.Coller只给陈方平三个月的时间,要求他把血小板无力症的基因缺陷全部搞清楚。顶着压力,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用一个月时间就把本来是三个月的活儿干出来了。导师B.S.Coller非常惊讶,他说:“你是个副教授,你这个年龄的临床大夫也没有做多少实验室工作,也没有在这么正规的实验室进行训练,你怎么能够做出来的?”陈方平回答说:“我就是通过努力,可能我付出的努力比人家要多几倍”。

    “任何一个事情你要靠一个人的努力很难,特别你要做大事情,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他列举了维甲酸的例子予以说明,维甲酸治疗作为我们国家在白血病治疗史上的一大革命性贡献,全反式维甲酸通过使癌细胞改邪归正,使靶向治疗的药物副作用大大减少。这不是某一个人的努力做出来的,它是王振义、陈竺、陈赛娟,师徒两代,三位院士的团队共同做出来的。

    而当时,陈方平教授想要在湖南合成这种维甲酸,为此,他与湖南制药厂合作。可惜医学信息不完善,资料查询的途径少,只在书上得知全反式维甲酸的理化特性是对光和热敏感。初始,制药厂的造工想法是做成片剂,但是陈方平教授考虑其理化特性,片剂须经高温压制,做成胶囊比较合适,同时他对制作过程有两项要求,一是整个过程温度不能超过40摄氏度;二是灌制胶囊时需在暗室进行。通过他和制药厂的共同努力,湖南也有了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维甲酸。
, 百拇医药
    耕耘湘雅医学梦

    13年前,当千禧钟声敲响,一个崭新的世纪来临时,一个被白血病折磨在生死边缘的9岁孩子,在一项医学突破中,生命之灯被点亮了。现在,孩子茁壮成长,考上了研究生。未来,他还将结婚生子。“我一辈子都记得那个冬天。”陈方平教授回忆起多年前的那个春节,仍然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小男孩,母亲为了救他,想尝试当时省内从未开展的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新技术。自1992年开展省内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来,陈方平积累了大量造血干细胞移植经验,在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文献后,他精心为孩子的母亲做好了一系列准备。

    2000年2月26日,再次怀孕的母亲受救子心切的影响,羊水提前破了。随之而来的是,用婴儿脐带血做的移植手术,也需要提前。虽然当天恰逢大年初二,一切手术前的准备并未做好,但幸亏陈方平的团队早就将手术的方案备好。陈方平马上赶到医院,医生护士也牺牲假期休息时间,以最快速度赶到医院进行移植手术准备。
, 百拇医药
    但新情况又出现了:由于是早产,脐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不够,甚至低于当时国际公认的最低标准,移植风险非常大。陈方平马上致电法国的一个资深移植专家,在确定有一丝希望之后,果断实施手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手术成功了。“他比一般人在无菌仓中的时间长一倍多,那一个半月,白衣天使医生护士们每天轮流照看,我有空就去给他讲故事,孩子终于挺过来了。”陈方平教授在向我们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深刻地感觉到了一位医者对患者的深厚感情,那多么像对待自己的一个孩子呀!我也由衷地感受到了一名白衣战士对每一位患者康复的欣喜心情,那是一场攻坚战役后疲惫心灵的放松。

    如果没有那个手术,孩子活不过3年。我不得不说救人生命是这世界上最崇高的工程!而这种工程陈方平完美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

    2003年,陈方平成功完成了大陆首例无血缘关系骨髓配型,患者是一名患白血病的广东青年。当年5月,中华骨髓库正式建立。2个月后,在岳阳读大学的长沙伢子陈峰(化名)便被确认为与患者骨髓配型成功,成为中华骨髓库全国联网后第一例干细胞采集者。可是,陈峰的母亲由于不了解骨髓移植的原理及作用,心里很不乐意。陈方平和中华骨髓库湖南分库的工作人员一起,先后多次登门到陈峰家,不厌其烦地向其家人宣传骨髓移植的相关知识,还把随身带来的宣传资料和影像资料拿给他们看。最终,陈峰一家终于打消了顾虑,同意让他进行骨髓捐献。陈方平教授亲自把骨髓送至广州, 完成了这一突破性的骨髓配型。
, http://www.100md.com
    点亮全民健康梦

    现在作为湘雅三医院的院长,在处理医院管理事务之余,仍坚持每周两次的查房。作为首届湘雅名医,陈方平教授对医生这种使命感有着独特的见解。

    “作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应该站在患者的角度,多采取一些手段,多运用一些途径,多想一些办法。”医生的责任和使命是陈方平在采访中多次提到的话题。而他也就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希波克拉底誓言。如曾经有位湖南双峰籍男性,患有遗传性的血小板无力症,生下来就顽固性出血。输血小板之后指数没有升高,采取各种措施无效。碰到这种情况,陈方平教授没有放弃,想出可以通过细胞分离机清除自身抗体,再输血小板,终把患者救治过来。

    正是因为心中有责任,心中有使命,陈方平教授也有他独特的对医疗的理解,他认为,除了治好病,救活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是临床医生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为此,他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他治疗过的一位患者的故事:一位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年轻女性,在其他医疗机构运用糖皮质激素后,不但病没有治愈还演变成难治性的ITP。最让患者难受的并不是疾病带来的痛苦,而是大剂量运用激素带给她的副作用。曾经苗条的身材不在,满月脸,感情受挫,几度产生自杀的念头。陈方平教授觉得面对这种已经丧失生活信心的患者,在用药物治疗也改善不了病情的情况下,更应该考虑患者的感受。他决定撤掉激素药物,让患者重拾生活的自信。
, http://www.100md.com
    谈到用药这一热点话题,陈方平教授严谨的说道:除了科学、合理、个性化用药。我的一条原则为,根据病人的需要一切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

    他认为,医生在临床用药时,首先开药要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明确诊断好病因。就拿贫血这种常见病来说,普通百姓常常认为贫血就是缺铁。很多贫血的患者会自己在购买红桃K,补血口服液等。其实不然,弄清贫血的原因才是重点。医生在开药时,要充分了解所用药物的特性,药物的适应症及各种副反应。最后应正确指导患者药物的服用剂量、时间、次数和方式等方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采访完陈方平教授我很自然地想起了这句话。留美求学不懈追寻梦想,治病救人不遗余力,一切都以患者为中心……陈方平教授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们肃然起敬,陈方平教授的每一步跨越都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医者的仁心。, http://www.100md.com(陈瑶 陈霞 陈瑶 陈霞 李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