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
编号:12815096
春季万物生发 疾病如影随形(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日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2014年第2期
     临床上,急性高热、咽痛、杨梅舌、皮疹和疹退后的大片脱屑,均是猩红热的典型症状和体征。猩红热的具体表现为:潜伏期2~5天;起病急骤,持续高热,咽喉充血,扁桃体肿大,有脓性渗出,影响吞咽,口腔软颚黏膜肿胀,可见米粒大小的红疹或出血点,称为猩红热黏膜内疹;在黏膜内疹发生后,皮肤开始出疹,其发疹顺序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直遍布全身,可见全身皮肤充血,且布满针头大小的猩红色斑疹,排列密集,融合成片,有痒感,用手指按压后,发红的皮肤变为黄白色,去压后再现红疹,严重者可有出血疹;皮肤皱褶部(如肘窝、腋窝、腹股沟等处)的皮疹密集,可形成紫红色条索。虽然全身布满皮疹,但患者面部仅有充血和潮红而不出皮疹,口唇周围在潮红面色的对比下显得苍白,称为“环口苍白圈”;舌面充血,舌乳头突起状似杨梅,称为“杨梅舌”,这也是猩红热特有的临床体征之一。

    全身皮疹在病发后2天达到高峰,然后开始逐渐消退,退疹也以出疹的先后顺序进行,先出先退,后出后退,经过3~4天逐渐退净。当全身皮疹出现后体温便开始下降,从发病开始大约1周左右,体温可逐渐降至正常;第二周开始脱皮,皮疹严重者脱皮较早,也较显著,多呈片状;在颈部及躯干部大多为糠屑样脱皮,手掌、足底、肢体部可呈片状脱皮,面部虽无皮疹但也出现糠屑粉样脱皮。脱皮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需要经历数天至数周不等。

    猩红热并不可怕,但家长若发现孩子得了猩红热后,一定要及时带他到医院就医。且退疹后,家长仍应该听从医生的嘱咐继续用药,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咽部红肿消退才能停药。否则孩子体内残留的溶血性链球菌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

    由于链球菌种类繁多,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疫苗可以预防猩红热。因此,若要防止孩子染上猩红热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