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2011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293326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中药治疗肩手综合征40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王红燕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中药治疗对肩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加中药口服和局部外敷,中药对照组给予中药口服和局部外敷,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给药时间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和上肢疼痛及水肿程度。结果:治疗组疗效均优于两个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中药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或中药治疗,是一种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中药;肩手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015(2011)01-0034-02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SHSAS)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表明,肩手综合征不仅因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还影响上肢功能、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也能使其残存功能或已恢复的功能再次丧失[1,2],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08年3月~2010年3月,笔者对40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系统康复的基础上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中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0例经CT和MRI确诊的脑卒中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3]及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4],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36~85岁;肩手综合征于脑卒中发病后5~30天出现。同时排除关节原有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三组 。治疗组40例为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77.0±11.8)岁。脑出血14例,脑梗死26例。左侧偏瘫23例,右侧偏瘫17例。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系统康复护理的同时,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加小针刀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78.0±12.3)岁。脑出血13例,脑梗死27例,左侧偏瘫22例,右侧偏瘫18例。中药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76.0±123)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25例,左侧偏瘫24例,右侧偏瘫16例。三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三组病人急性期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即改善脑血液循环,脑保护和营养神经。脑卒中的康复应从早期开始,一般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不再发展后48 h开始康复治疗[5]。三组均给予改善脑血液循环,脑保护和营养神经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系统康复护理,中药治疗 以调营卫,补气血、益肝肾、温经络、祛痰湿为治则,自拟处方如下:炙黄芪15g,青风藤30g,当归12g,红花10g,杜仲12g,淫羊藿15g,川芎6g,木瓜30g,白芍30g,赤芍30g,桂枝12g,羌活15g,独活15g,桑枝30g,炙甘草9g。用法:上药加水1000毫升,浸泡约半小时,水煎两遍,分早晚两次温服,煎剩的药渣,上锅微炒,用布包好,热敷肩部。每日1剂,每用6 d停药1 d,两周为一疗程。治疗组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加以上中药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中药对照组给予以上中药治疗。

    1.3疗效评定方法: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选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上肢疼痛症状进行评定,即0分为无任何症状,10分为最疼痛;观察治疗前后VAS分值的变化[6]。水肿评分标准:0分为无水肿;2分为轻度;4分为中度,6分为严重水肿。入院后于治疗前评分1次,治疗后3个月后再次进行评分。两组患者均从治疗开始至3个月后,依照国内对SHSAS的诊断标准进行筛选,评价SHSAS发生率。

    1.4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见表1)。

    结果表明,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MA评分增加,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VAS及水肿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及水肿程度评分降低,观察组上肢疼痛及水肿程度进行评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肩手综合征多发于中风后3个月,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中医认为头为诸阴之会。脑为髓海,精明之府。其病机为气虚血瘀痰凝,脉络痹阻,而致肩部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气滞则血运不畅,手肿而痛。证属本虚标实。气虚则温煦,推动无力,而致痰湿内生,血脉瘀滞;静脉输注的液体、痰湿、瘀血皆为阴邪,最易损伤阳气,阻碍气机,从而加重气虚证,由于本病早期多表现为肢体疼痛、感觉过敏、手部弥漫性凹陷性水肿、肩关节活动受限,其病机主要为气滞血瘀、水湿停聚、湿瘀互结、闭阻经脉,故治疗应以祛瘀通脉为主。方中炙黄芪升阳提气;当归补益气血;赤芍、红花等活血通络;桑枝、桂枝、白芍、川芎、木瓜、羌活等共奏温经活络、达四肢,横行肩臂,除湿止痛的功效,姜黄外胜风湿,内破淤血,善疗肩臂之疾;甘草既能补气益气、缓急止痛,又能调和诸药药性。中药外敷能助内服药行其效,并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以其药物之功,温热之力,达到通经活络止痛之作用,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中枢作用[7]通过调节下丘脑,维护内环境稳定功能,调节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使神经失调得到纠正;周围作用则可直接抑制肩背部、上肢的交感神经营养兴奋性,缓解痉挛和扩张血管,阻断血管运动障碍。而温热刺激除改善血液循环外,还能增强肌肉的兴奋性,促进体液代谢,加强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以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8],有助于缓解疼痛。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三组患者上肢功能疼痛程度及水肿程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因此肩手综合征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系统康复的基础上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中药治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曾荣洽,王瑞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9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