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 > 2004年第12期
编号:11108020
父母“陪睡”何时了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2月1日 《健康必读》 2004年第12期
父母“陪睡”何时了
父母“陪睡”何时了

     这天,重庆某报的杜编辑去单位上班,脸色很不好看,手背也有一块乌青。同事发现后讪笑道:“是不是行为不轨,自食其果啦?”杜编辑道:“胡说,这是我女儿掐的。”小姑娘竟然对自己的父亲下此“毒手”,同事皆感不解。杜编辑这才道出自己的难言之隐。原来女儿出生后,一直与父母同睡。年龄稍大,想与其分床,但每每遭到女儿哭闹反抗。后来,杜先生就被撵到小屋里去睡了,女儿仍与她妈妈同睡。如今,女儿已上小学四年级,“霸占”其母十余年,而且变本加厉,不允许爸爸亲近妈妈。杜先生偶尔一次犯规,就遭到女儿如此惩罚。杜先生大发感慨:孩子是最大的第三者!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杜先生的一番感叹竟然触动了不少同事的心事,事实上,不少年轻父母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存在类似杜先生这样的尴尬、困惑。周玉就有着和杜编辑同样的无奈。她说,儿子飞飞已经5岁了,现在还和我们同睡。孩子出生的时候,医院里就提倡婴儿独自睡小床。可是她奶奶说孩子太小,没火力,非让搂着睡。出院后,为了照顾孩子方便些,就让孩子一直跟着我们睡。飞飞两三岁时,就想把他分出去跟奶奶睡,可他不肯,每分一次,就大哭大闹一次,最终不了了之。到现在,我们一家三口睡一张床,用三条被子。儿子睡在中间,就是“楚河汉界”,谁想“越界”,可是有人监视的,人家还自封为“警察叔叔”呢!周玉的一席话,逗得大家笑了起来。不过笑容里都有一些感慨。
, http://www.100md.com
    另一名女记者赵虹说,儿子是我带大的。他出生时,他爸还在外工作,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他爸才调回来。那时,我们就动员儿子自己睡觉。儿子起初也不同意,甚至有点怨恨他爸。我就和儿子讲道理,他好像也明白大人间是怎么回事儿。最后,作为交换条件,我每星期同儿子睡一晚,同他谈谈心,讲讲故事,我把这叫做“每周一夜”。现在儿子已经8岁,这个制度还坚持着。每逢这个时候,心情都比较放松,平时小孩子家不愿说的“小秘密”,比如班上哪个女生对他好、可能有点喜欢他啦之类平时绝不愿告诉大众的话,这时也会主动说出来。我平时又比较忙,很少有耐心去听小孩子扯这扯那,但这个时候也能心平气和地像朋友一样和儿子谈心。有时候我也给儿子讲讲我小时候的事儿,比如自己遇到的一些小麻烦,又是怎样处理的。儿子也很爱听。我觉得这种形式挺好的。如果儿子一直需要,并且一直愿意在这“每周一夜”跟我畅谈,我想把这种方式坚持到儿子成年甚至结婚。

    大家又纷纷告诫才休完产假的小汪说:看看我们这些“过来人”多难做呀,赶快与孩子分开睡吧!小汪苦笑着说:“本来是分开睡的,现在又和我们搅和到一起了。小孩子出生前,我就先给她置办了一张小床,带围栏的那种,可以与大床对接。生下来后,我就一直让自己睡。后来,小家伙好像对这种‘待遇’非常不满,夜里又哭又闹,她爸爸就把她抱到大床上搂着睡,小家伙马上就不哭不闹,睡得可香了。我担心这样睡下去,会重蹈他们的‘覆辙’,就坚持让孩子睡小床。可她爸爸不同意,还说我“心肠硬”,说什么孩子需要爱抚,需要和父母肌肤相亲,过早地让孩子自己睡,会影响孩子自信心啦,说了一大堆,我自己也拿不准了。”
, 百拇医药
    “那你和孩子一起睡,就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比方说会不会造成胆子小,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等等性格上的缺陷?”小汪听了更加犹豫,不知道孩子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睡,更有利于其成长。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颇有普遍性、值得探讨的话题,决定做成一个话题栏目,请大家讨论。

    贴心向导一:提倡母婴分睡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叶晓菊说:“从医学角度讲,是提倡母婴分睡的。因为孩子与大人同睡,特别是大人搂着孩子睡,会有很多不好的影响。比如,不卫生,空气不洁净。孩子和大人同睡,特别是脸贴脸地睡,会造成孩子头部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再者,也不安全,大人如果睡觉比较沉或者比较肥胖,搂着孩子睡时容易发生意外,比如挤着、压着孩子等。另外,孩子与大人同睡,睡眠质量也不太好,孩子睡眠不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发育。”

    贴心向导二:父母长期陪睡遗患无穷
, 百拇医药
    四川大学儿童心理学专家刘越认为,孩子不愿与父母分开睡,特别是在入学后,仍不愿与父母分开睡,这是不正常的,是由不太好的教养方式产生的结果。据调查,在一万余名不良少年中,有65.2%的不良少年在小时候受到溺爱,而陪睡正是溺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有62%的少年在上小学前与父母同睡,有28%的少年在入小学后仍与父母同睡是正常的,但不能持续时间太长,否则就会引起一些后遗症。比如,造成孩子欠缺独立性,形成很强烈的依赖性;助长孩子恋母情结的倾向等。父母对孩子陪睡时间过长,会造成孩子的任性、性早熟,甚至可能有诱发性犯罪的倾向。

    让孩子独睡会不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呢?孩子除了吃喝拉撒等生理需要外,的确有被爱抚、受关注、拥抱、亲吻等需求,这会给孩子一种很安全、很温暖的感觉。孩子的这些需要也应当满足,如果缺少了这些,孩子的发育也是不健全的。不过,孩子的这些需要并不见得非要通过搂着他睡来获得。孩子获得这种心理感受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喂奶的时候,给以拥抱,在逗孩子玩儿的时候给以拥抱、亲吻、爱抚、包括给孩子按摩等等,都能给孩子以愉快的心理感受,再说,孩子的心理活动是在醒着的时候才有的,在孩子醒着的时候给以适应的爱抚,完全可以满足其心理需要。担心让孩子独睡会造成孩子缺乏爱抚、安全感,是不必要的。
, 百拇医药
    贴心向导三:孩子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睡为好?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首先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传统,国情不一样。比如美国有让孩子独自睡眠的习惯。而在中国,为了照顾孩子,往往有父母或老人等陪睡的习惯。而且孩子的个人情况也不一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孩子与父母分开睡是越早越好,越晚越难分,有时候孩子会刨根问底。比如,你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睡了。”他会反过来问你:“你们都那么大了,怎么不自己睡?”所以,孩子应当从小养成独自睡眠的习惯。孩子如果从小就养成了独睡的习惯,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倒是你让他跟别人睡,他反而觉得不习惯。相反,如果孩子大了,已习惯与父母同睡,你再让他分出去睡,他倒会觉得别扭,很困惑,很难接受。这时候让孩子独睡,往往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可是,面对孩子的不满、哭闹,许多家长往往会采取什么手段,让孩子“安静”地走开呢?有专家建议:孩子独睡,并不见得非要一步到位。比如,孩子刚出生时,可以分被而睡,渐渐地可以分床而睡,然后再分房间。在开始让孩子独睡的时候,也可以陪着孩子入睡,或者和孩子商量,隔一天同父母睡一次,逐步培养其独自睡眠的习惯、培养孩子拥有自己的小床、自己的房间的独立精神,尊重他们的空间感觉和意识。

    总之,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一定要确立这样一个原则,就是必须得分睡。不能孩子一哭一闹就自动“缴枪”完事儿。这样,孩子如果觉得哭闹也达不到目的的话,就会渐渐地不再采用这种方式。专家还提出,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应鼓励孩子多与同龄人接触,而不是死死地把孩子拉在自己身边。孩子对父母过分地依赖、依恋,有可能会影响到他日后的交友、成家。, 百拇医药(肖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