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 > 2005年第2期
编号:11107554
别将“流脑”当感冒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1日 《健康必读》 2005年第2期
     邻居家小王的女儿雯雯今年刚好满1周岁,长得水灵水灵的很逗人喜爱,小王夫妇一大早就起来张罗,上午抱着雯雯到照相馆给拍了个周岁纪念照。中午又上商场给雯雯买衣服、玩具。晚上一家人还欢欢喜喜地吹蜡烛,吃蛋糕。但快入睡时,雯雯便出现头晕、咽痛、咳嗽、猛用手抓头的现象。当时大家都不在意,以为只是小感冒,不到半个钟头,雯雯体温竟升到40.3℃,且出现烦躁、神志不清、呕吐等症状。当救护车急送到医院时,雯雯已四肢抽搐,危在旦夕。经检查发现,她的口腔粘膜、肘部、肩部以及臀部都有许多出血斑块,小的如粟米般,大的似拇指般大小,而且增加得很快。医生确诊雯雯感染了脑膜炎双球菌,得了急性流行性脊髓脑膜炎,即常说的“流脑”。

    流脑为啥偏将小儿找?

    提起“流脑”,人们常常把它与“儿童传染病”联系在一起。流脑是流行性脊髓脑膜炎的简称,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型脑膜炎。该病有发病急、变化快、危害大的特点。发病季节一般从冬末或春初开始,3-4月份达到高峰,5月下旬逐步减少。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1至6岁的儿童更易感染。近年来青壮年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在成人中也有散发。目前正值流脑高发季节,应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 http://www.100md.com
    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易感者:由于流脑经过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而6岁以下儿童及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但目前在流动人口、大学生中也有发生。

    流行季节:冬春季。1-5月份,3、4月份为高峰。

    “流脑”三大报警信号

    发热,随后头痛,继而发生喷射呕吐,这三大症状被称为流脑的报警信号。部分患儿会出现嗜睡、昏迷或烦躁不安、抽筋、颈项发硬或强直,乳幼儿还会出现拒乳、哭闹等症状。60%的患儿皮肤会出现红色出血点,压之不退色。如果是暴发性流脑,患儿在数小时内,皮肤粘膜出现大片瘀斑或出血点并迅速融合成片,同时四肢厥冷、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血压下降而休克,有的则很快出现神志不清、深度昏迷、反复抽筋,如不能得到及时抢救,很快会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 百拇医药
    一般流脑的发病初期为上呼吸道感染期,出现类似伤风感冒的症状,如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和轻微的发热。随着病情进展,发展至败血症期,表现为高热,精神萎靡,全身皮肤出现不规则的淤点淤斑,严重的出血疹可迅速扩大,接着进入脑膜炎期,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抽搐。

    宝宝如何防流脑?

    ●在疾病流行的高发期小宝宝要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天气好的时候要让宝宝多做户外活动,以适应冷空气,提高自身抵抗力。

    ●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脑膜炎双球菌具有怕热、怕冷、厌氧的弱点,因此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使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该菌就不能生存。同时,在流脑好发季节,室内还可经常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灭病菌。

    ●6个月至15岁的儿童,是流脑的易感人群。因此要注意为宝宝及时接种流脑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流脑疫苗是国家计划免疫疫苗之一,每年11月中旬开始接种,接种2-3周时间。妈妈可以带着宝宝到所住地区保健站接种。流脑疫苗属于“死疫苗”,接种后l个月才能在宝宝体内形成有效的免疫力,由于抗体水平在宝宝体内仅能维持l年,所以次年的同一时间还需要再做一次流脑疫苗的加强免疫。
, 百拇医药
    老人也须防流脑

    临床实践表明,从出生几天的新生儿到70多岁的老年人,都可能患“流脑”。老年人和婴幼儿一般体质弱,免疫力不足,滞留在鼻咽部的病菌容易进入血液,最后达到脑膜。但老年人旧病较多,加上流脑症状不如儿童典型,常常在诊断时被忽略。例如,流脑早期诊断的最重要体征是出血点和瘀斑,但老年人患流脑时,出血点和瘀斑相对较少、较小,且一般分布在躯干、臀部或下肢等部位,加上皮肤老化、老年斑及血管痣的干扰,典型症状就变得不明显了。老年人患流脑,也很容易与初春发病率极高的“上感”和心脑血管病相混淆。此外,少数老年人患流脑时,发热症状不明显,也容易延误诊断。

    小贴士:

    “乙脑”和“流脑”的区别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传染源主要是带病毒的家畜和家禽,病毒经由蚊媒传播,特别是库蚊和伊蚊,主要感染10岁以下儿童。
, 百拇医药
    病毒随蚊子叮咬进入人体后,可引起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对于免疫力不强的病人,还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实质炎症,出现头痛、呕吐、惊厥、谵语等症状,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或脑疝,病死率可高达10%~40%,后遗症包括痴呆、失语、瘫痪等。目前对乙型脑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接种疫苗、防蚊、灭蚊就尤为重要。

    流脑则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由脑膜炎球菌引起。是由病人和带菌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容易感染免疫水平低下的成人和儿童,主要是6岁以下儿童。感染后90%的患者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2%~3%的患者体内细菌会进入血液,出现恶寒、发热、呕吐、出血性皮疹、肝脾肿大等全身中毒症状。细菌一旦进入脑脊髓膜,会出现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其中10%~20%会发展为爆发型脑膜炎,出现爆发性紫癜、循环衰竭、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高达40%~60%。, 百拇医药(心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