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31149
央视春晚“集体口误”的精神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健康必读》 2007年第5期
     2007年的央视春晚上,6位主持人在零点计时时出现了“集体口误”,当时的场面可谓是主持人七嘴八舌、语无伦次,导演一脸铁青、面色凝重,观众更是哭笑不得。舆论一片哗然,网民称之为“黑色三分钟”!

    虽然事后导演就技术层面做了解释,但主持人张泽群在博客上承认自己说错话也是事实。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群精英主持人产生了混乱呢?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出现口误,华夏心理资深心理咨询师荀焱认为口误是由恐惧引起的。春晚主持人出现口误,是因为太紧张,包括张泽群自己也承认是紧张引起。正是因为太害怕出错,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

    而“集体口误”的出现则是由于情绪的传播和感染。“恐惧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人的动物本能就是对危险特别敏感,当张泽群第一个出现口误时,其他主持人都警觉了,于是紧张情绪立刻加剧,焦虑情绪产生,并在各个主持人中迅速传播,其他主持人接二连三地出现口误。”荀焱说。

    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也专门研究过口误,他将口误称为“错语”。弗洛伊德认为错语带有某种心理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以前是被压制的、不自知的,但是在出现口误的时候就会说出来。虽然这种理论很多人还有不同意见,但是在春晚中张泽群的身上可以得到一些合理解释。

    张泽群之所以在上联中说出两次“和谐”,正是因为此次春晚的主题贯穿了和谐,同时“和谐社会”又是近年来宣传的主题,出于一种惯性的反应,重复“和谐”正好说明张泽群在潜意识中觉得“和谐”是个很重要的词汇,于是出现了多次反复。比如某些人在宣布“大会开始”时说成了“大会结束”,也被这种理论认为,其实这个人内心的潜意识里是很希望会议赶快结束的。(据《北京科技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