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 > 2013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572252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行心包剥脱术临床60例临床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日 《健康必读》2013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R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11-01

    【摘要】目的:总结心包剥离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心包剥离术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均成功剥离心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5 h~4.5 h,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缩窄性心包炎应早期手术治疗,否则手术危险性大。当心肌受损时再行手术,术后极易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关键词】缩窄性心包炎;心室功能;心包剥离术;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因慢性炎症,逐渐纤维化、增厚、硬化、压缩心脏,引起循环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结核感染,其次是其他化脓菌感染。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一旦确诊应尽早施行心包剥离术,解除心脏包裹束缚,改善和恢复心脏的舒张功能[1]。选取2011年2月~2013年8月心包剥离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60例术后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男40例,女20例,年龄12~70岁,平均35岁。术前心功能Ⅱ级24例,Ⅲ级30例,Ⅳ级6例;主要有不同程度的心悸、气促、腹胀、肝区疼痛、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低电压,T波低平、倒置,窦性心动过速30例,心房纤颤4例,房性期前收缩1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心房扑动2例。术前周围静脉压15~37cmH2O,平均24cmH2O。腹部超声示肝大、腹水8例; 胸部X线片示心包钙化2例。

    1.2 方法 手术常在全身麻醉下,施行心包剥离术。常取仰卧位,左胸垫高30度,左前外侧切口,第4或第5肋间进胸。如缩窄主要在腔静脉及右心范围者,则选用胸骨正中切口。剥离原则是先易后难,一般剥离程度为心尖部、膈神经前后的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和上、下腔静脉入口处。手术时心包应尽量耐心仔细地剥离,尤其左、右心室既要剥离彻底,又要防止损伤膈神经、冠状血管和心肌等,对上、下腔静脉的缩窄环和房室缩窄环必须切断,而左、右心房及主肺动脉处剥离可以稍保守些。剥离的“心包片”不要急于切除,可备作心壁一旦破损出血时缝补用。对嵌入心肌的钙化块,粘连紧密处可绕越剥离,任其留下,下腔静脉环剥离困难时,可由膈肌与心包膈面之间隙进入,而心包膈面可不全部切除之。剥离结束,电灼止血,胸腔冲洗,放置胸腔引流管,逐层关胸。术中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和控制补液量,补液量不宜过多、过快,以防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的发生,需要时应及时使用适量的洋地黄和利尿剂。

    2 结果

    60例均成功剥离心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5 h~4.5 h,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

    3 讨论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多数患者有急性心包炎病史,虽经治疗,症状缓解后又逐渐加重,部分患者急性心包炎发病缓慢或不明确,症状也不准确。病程长短不一,短者常在急性心包炎1~3月内发生,长者可在数十年后才出现症状,甚至无法追述急性心包炎的病史。主要是重度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2]。常见的症状为易疲倦、乏力、心悸、气促、腹部饱胀感、胃纳不佳和消化功能失常、尿少。肺部明显淤血者可出现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腹水、下肢水肿,心搏动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一般不增大,心音遥远,脉搏细速,可有奇脉。收缩压较低,脉压差小,静脉压升高。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一旦确诊应尽早施行心包剥离术,解除心脏包裹束缚,改善和恢复心脏的舒张功能。重视术前准备,特别是对心功能差的患者。一方面术前要加强利尿、排除胸腹水,术前1~2日抽出胸腹水,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降低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0s)发生。另一方面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和贫血。如有活动性结核或全身性结核感染者,应积极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病情稳定后考虑手术治疗。采用正中切口,心包剥离的范围应先松解左心室,然后右心室,两侧达膈神经,上方超越大血管基部,下方到达心包膈面。有些病例的上、下腔静脉入口处有瘢痕组织环,亦应剥离切除。心包剥离后,心脏舒张及收缩功能改善,静脉压下降,静脉血液回流量增多,动脉压升高,脉压增大,心脏负担加重,应根据情况给予强心、利尿治疗,严格控制液体量,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稳定。

    心包切除术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有效的方法。大部分病例外科手术顺利,手术死亡率为4%~11%。偶尔广泛严重增厚的纤维化和钙化扩展到心外膜,使心包剥离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的手术治疗常引起大量出血,而且不能够完全缓解压迫。在另一些患者,心脏或肝衰竭是不可逆转的[3]。由于长期缩窄可导致心肌萎缩,致使心包切除术后低心排血量持续存在。大部分的病人在术后数月后,症状可以明显和持久改善。如果症状仍持续存在或复发,应该考虑3种可能性:由于长期严重的压迫所导致的心肌功能障碍,心包切除不完全或不适当和术后重新出现缩窄。一些病人的炎症和纤维化涉及心外膜层,心包切除后仍可出现缩窄性心包炎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和症状。

    缩窄性心包炎同时并发冠状动脉堵塞使治疗非常困难。在有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是由脏层心包病变引起,心包剥离可能会损坏冠状动脉。心包的钙化层很厚的病人,冠脉搭桥手术可能会非常困难[4]。如果冠状动脉堵塞没有被矫正,心包切除后由于心脏充盈增多,造成心肌耗氧量增加,将导致心包切除术后心肌缺血,它可能严重影响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守光,徐光亚.实用心脏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26.

    [2]黄雪英,黄秋香,彭慕莲,等.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围术期的护理[J].广东医学,2003,10(24):1151.

    [3]王振捷,于洪泉,刘洪生,等.113例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4,20(2):69.

    [4]杨成悌,郭伟.国内2999例心包炎病因分析.临床荟萃,2002,17(8):450-451. (陈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