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医学导刊》 > 2009年第8期
编号:12185660
基层医院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与安全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1日 《新医学导刊》 2009年第8期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08-0063-01

    【关键词】基层医院;检验人员;职业暴露

    基层医院检验科作为医院重要的辅助诊断科室之一,是一个高危的工作场所,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决定了工作人员在每天的工作中经常暴露于大量的患者标本中,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等,随着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结核、人类免疫缺陷等传染病患病率的上升,检验科工作人员受感染的潜在危险大为增加,因此,加强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管理迫在眉睫。

    1 检验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危险因素

    由于检验科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检验人员接触的都是疑诊患者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等标本,给检验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潜
, http://www.100md.com
    在的危险。

    1.1 针头、玻璃刺伤的风险 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被干净或污染的针头刺入自己的皮肤内,或被玻璃、瓶盖等锐器损伤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基层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不仅负担日常标本的检测,同样负责标本的采集,针头刺伤的事件时有发生,尤其上夜班时,值班人员过度疲劳或患者不配合时尤易发生。再者,实验室日常使用的玻璃制品很多,如吸管、试管、玻片、平皿等,使用时稍有不慎极易被划伤,还有,现在使用的一次性真空管,因管内有一定的负压,离心后要用力才能打开瓶盖,如用力过度或个别试管质量差极易划伤手指。

    1.2 经皮肤、黏膜感染的风险 工作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中,手频繁接触各种患者标本,如加样、镜检、离心分离、标本稀释等,如手没有及时或认真清洗,在摸自己的脸、擦眼睛、挖鼻孔等,病毒可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体内;标本不小心溅到工作人员的眼睛或脸部;容器破损样本溅到工作人员的腿脚或其他部位;用显微镜时带血的标本侵入眼睛等,如不加防护都容易造成感染。
, http://www.100md.com
    1.3 环境污染的风险 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每天处理大量标本时,或紧急抢救病人时,桌面污染了病人的血液、体液或呕吐、排泄物等,没有及时清洗和消毒,实验室空气中被高速旋转形成的血液气溶胶进入眼结膜、鼻黏膜、口腔及面部、手部造成的污染,或吸入病人咳出、呕出的血液、分泌物形成的气溶胶,都会导致细菌病毒的感染。

    2 检验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对策

    针对检验人员工作的高危性,从个人到科室都要从思想上重视,在操作中防护,用制度来规范,切实保护检验人员的身心健康。

    2.1 提高认识,完善制度 工作人员上岗前的相关职业安全知识的培训很重要。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才能在实践中加以重视。二要建立规范的制度,以制度来督促工作人员的行为。三要加强实践培训,规范操作程序。调查显示,有严格制度规范和受过相关知识教育培训的工作人员其职业暴露程度和感染程度明显降低。
, http://www.100md.com
    2.2 推广和强化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的定义是指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完整的皮肤黏膜都视作有传染性,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标准预防的措施包括:①洗手与手消毒,虽然基层医院设备简陋,但正确的洗手方法对消除手上暂住菌具有重要的意义。②工作时带帽子、口罩、防护眼睛等,可以防止感染性体液溅到工作人员的头部、眼睛、口腔和黏膜。③戴手套,从事所有治疗活动时必须戴手套,接触患者血液或深部体液时要戴双层手套并及时更换。④穿长工作服、防护服、不穿露趾鞋。⑤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和设备要及时消毒灭菌。

    2.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基层医院检验科制订的操作规程要合理运用,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并严格执行,不管工作量多大,也要做到忙而不乱。

    2.4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平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卫生习惯,正确而规范地使用各种检验器具,如使用注射器,禁止双手回套针帽,使用过的针头要立即丢入器盒内,用手接触血液、体液或污染物品时,要戴手套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手套有破损要及时更换,脱手套后仍需彻底洗手。

    基层医院检验科的职业防护起步较晚,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较弱,随着检验科的建设、发展和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工作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注重个人保护,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尽可能地避免职业暴露带来的身心危害,力争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百拇医药(诸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