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生活环境 > 气候气象
编号:13779690
气象因子变化与人体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健康必读·下半月》 20104
     【中图分类号】R8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4-0128-01

    天气的冷.暖.湿.气压.风变化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极大。而我们不无时时刻刻处在变化之中。气象各要素的某些变化,经常直接导致人的身体不适,诱发多种疾病,是导致人类键康的无形杀手。笔者根据大量的气象资料和天气因子对人们身体的影响其病因,贡献给大家以提高防病治病的意识。

    1 “气象因子变化”与感冒

    经研究证实,气象要素值的变化程度与感冒关系最大。“天气突变”主要表现在气温。气压。降水。风。湿度等的剧烈变化上,感冒的发生几率与一天中气温的日交差(即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关系最大。而这种天气一般都是由“锋面”天气系统带来的,(锋面。既是“冷空气与暖空气的交面”)尤其是冬春季,北方冷空气不时南下,造成天气的忽冷忽热。临床证明,每每发生一次天气变化感冒人数就突增。这是一种大尺度的天气周期变化,它影响着感冒发病的总体分布,也决定感冒的类型。中医认为感冒主要是由六淫之首“风邪”所致,在不同的季节,“邪”的表现是不相同的:春季为“温”,夏季为“暑湿”,秋季为“燥”。正因为如此,人们感冒的症状就会因季节不同而有区别。即所谓“四时感冒”之说。“风寒感冒”(冬季受风寒或春季降温所致)。风热感冒(春天温度高或秋天升温所致)。夹湿或夹暑感冒(夏季湿度大温度高所致),夹燥感冒(秋季空气干燥所致)。前两种感冒症状一般是头疼,发热,鼻塞流鼻涕。而第三种感冒则伴有胸闷,骨节疼痛等,夹燥感冒则一般有鼻燥咽干,咳嗽或少痰。口干舌红等症状。
, http://www.100md.com
    2 “气象因子变化”与心血管病

    剧烈的降温,寒潮的到来为主要特征的天气变化,对心血管病患者影响最大。每年的4月和11月是我国冷空气最活跃月份,资料分析4月11月的平均变温可达8至11度。气温由高变低,风力由小变大,“变温”是诱发心血管病的因子,约78%的心肌梗死患者和55%的冠心病患者在寒潮天气下病重或发病率最高。其发病原因是,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血管突然收缩,动脉平压力升高,心肌需氧指数也响应增高,心肌缺氧现象自然就更重。而12月份,气温虽热低,但“变温”较小,天气相对稳定,心血管的发病率不高。

    3 “天气因子变化”与人体过敏

    人体的气象过敏是2种气象变化的不适应而造成的。(1)是周期性的缓慢变化;(2)是非周期性的剧烈变化。人体对两种变化超出了适应能力,就会导致人体的不舒适,人体的对这两种变化需经一段时间才能适应。现代医学把这种症病称为“气象过敏症”。由于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变化导致了人体细胞摄氧量的变化而引起的。这些气象要素的变化会刺激感受器官和分泌器官,其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困倦乏力,抑郁焦虑。头疼晕眩,恶心,失眠,多汗,心跳加快,高血压等。从而适当调节内分泌功能,以保持天气变化前后的生理平衡,做好预防。
, 百拇医药
    4 “天气因子变化”与慢性病的发作

    慢性病最怕天气的剧烈变化,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深秋或初春天气阴晴无常,忽冷忽热,温,热,凉,寒的变化极大。早晚和夜间气温较低,尤其凌晨4-5点,气温降至到最低值“罗食不耐五更寒”。常常会诱发和加重一些慢性病,如精神病,肺心病,气管炎,胆石症,风湿性关节炎都有发生加重的可能。其原因是血液中酸度增加,静脉中高浓度胆固醇和糖的流动加快,特别是保持人体恒温的下丘脑的(工作强度)必须的加入,而人体各种控制系统对多变气候的反应能力,至少需要几星期才能真正调节配置好。而风湿性关节炎较为敏感,一日内温度变化在3度以上,逐日气压变化在10百帕以上、逐日相对湿度变化大于10%时医院患者增加。因为这些患者关节周围的收缩扩张的功能较差,天气突变时,炎症关节功能紊乱,毛细管出现淤血和血流不均现象,从而导致病疼和组织浮肿。

    综上所速,气象因子的变化对人体各种疾病影响极大。望患有以上疾病的人针对自己注意天气的变化,合理的用药和适当的添加衣物。

    作者单位:153223 黑龙江省嘉荫农场气象站, 百拇医药(董连明)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生活环境 > 气候气象